第324章即将崩断的弦 (第2/3页)
市的情况下,残暴地对德国人民施加了暴行。妄想借此挑起来德国报复,以轰炸城市对轰炸城市,让这场本就该结束的战争继续下去”
广播所说的轰炸德国,是七月初英国轰炸机袭击了德国基尔,轰炸的目标是当地的船厂和港口。不过由于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的有效拦截,当晚仅有少量飞机突入基尔扔下了炸弓单,造成的损失微不足道,却带来了十余人的伤亡。
当时英国空军攻击的只是船厂和港口这些军用设施,但是德国人在对英广播中却故意回避了这一点。丘吉尔当时下令轰炸基尔时,心里未尝没有象德国人所说的,希望引发德国空军的报复,借此激发英国平民的“战争情绪”让这场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不过很明显,德国方面识破了他的用心。比起自己的用心被人识破,真正让丘吉尔感到恐惧的,是德国对英广播里,对这场战争定下的格调,这腔调格调,充满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气味,他们不是简单地把战争的责任推到英国政府头上,而是推到了英国人军工资本家身上。
“不仅仅是现在和德国敌对的英国,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曾经自称自由的国家,现在也被军工资本家所绑架。对于美国的军工资本家们来说,发生在欧洲的战争,是他们梦昧以求的。以摩根、杜邦、洛克菲勒等军工联合体构成的美国资本家,他们要想获得更多的巨额利润,最好的方式就是手段就是美国也亲自下场。参予这场欧洲的战争。大家试着想一下,当上千万的美国士兵走向战场时,美国政府要花纳税人的钱,为武装这些士兵和参予这场战争开出多大的军工订单”
德国对英广播里,充满了“布尔什维克”的味道,差点让丘吉尔和一干守在收音机前的英国民众误以为自己正在收听的是苏联广播而不是德国广播。他们不仅把丘吉尔称为“军工联合体的走狗”。就连英国人的“准盟友”,拉偏架的美国人也狠狠地黑了一把。
1935年的中国干涉战争时,当时欧洲就有一个传言:希特勒实际上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布尔什维克份子,现在这份传言,快要变成真话而不是笑话了。
原本丘吉尔还指望英国死守英伦三岛,然后等待局势的变化――象历史上的拿破伦战争一般,等待德国人熬不住,然后象拿破伦一般头脑发热地进攻苏联。在没有穿越者的历史上,丘吉尔的这份妄想在一年后实现了。但这个被林汉这个最大的变数破坏了的历史,却直接朝他最不想看到的分叉驶去。
法国战役结束后,有近十八万的英军被德国俘虏,德国人允许这些被俘军人的家属通过中立国前往德国看望他们,并提供了优厚的接待条件――甚至允许英国战俘和他们的妻子一起“过夜”。这也是德国人为了诱使英国和谈玩的小手段之一。德国优待英国战俘的作法,甚至得到了国际红十字会的称赞,以至于国际形象大好。
但是,丘吉尔想看到的。不是一个讲“人道主义”的德国,他需要的是一个“残暴不仁”、“虐杀战俘”的德国。这样才能让英国民众继续支持战争下去。
更让丘吉尔感到不安的是,从那些偷渡去德国看望被俘英军的家属传回的消息,在英国战俘营中大量出现了来自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份子。这些会英语的布尔什维克份子和德国人“思想工作者”,在战俘营里整天向英军战俘宣扬布尔什维克言论,内容广播里所说的差不多,都把这场战争定性为“英国政府为了军工资本家的利益而发动”的“不义”战争。
丘吉尔不怕一个走法西斯和种族主义的德国。却无比地害怕越来越红,越来越社主义化和布尔什维克化的德国。法国战役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