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长弓行动(下) (第2/3页)
款落后的鱼雷攻击机,使用这种炮弹却没有预计中那么好。
因为剑鱼攻击机是一款大量使用帆布蒙皮的老式双翼机,过度先进的无线电近炸引信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类似的情况,历史上在太平洋战争末期,缺少金属的日本使用老式的帆布飞机对美舰实行神风攻击时,当时美国战列舰上的vt炮弹也曾遭遇过类似的情况。
不幸中万幸的是,由于vt无线电近炸引信是新产品,由于才刚生产,产量不足,目前是优先供应海军舰只,陆上的防空炮阵地还是只能使用落后的定时引信。
在128毫米高平两用炮打出的弹幕全部落空的情况下,倒是岸上的两个88毫米高炮连打出的中程弹幕,成功地在七千米外剑鱼攻击机的机群中炸开,先后有三架剑鱼攻击在这这一波弹幕中被击落。
余下的十一架剑鱼机分成两个小队,迎着越来越猛烈的防空炮火,继续突击。现在拦在他们面前的,就只余下40毫米博福斯高炮组成的弹幕,以及30毫米五管加特林机关炮的拦截。
五管加特林防空机关炮,是汉娜和林汉这对穿越者狗男女,带给二战的又一件提前出现的武器。
多管加特林机关炮,以二战的科技来说要制造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门槛难题,唯一的问题仅仅只是观念上没想到的。一座五管加特林机关炮,其单位时间内的投弹量最少相当于一座四联装的同口径机关炮,而重量和占用空间面积都比后者小很多。在德国海军中,30毫米加特林机关炮甚至取代了二十毫米机关炮,和40毫米博福斯高炮一起构成了近程防空的主力。
梅森上尉驾驶的剑鱼攻击机,由于携带的是照明弹和炸弹。倒是不必冒着死亡的弹雨进行冲锋。而对他这架挂着炸弓单的剑鱼,因为其“威胁”不大,引导地面防空火力的汉娜也没有心思关注他。无论是岸上还是舰上的防空火力。现在都集中精力在围剿威胁最大的挂着鱼雷的剑鱼攻击机。
剑鱼攻击在飞到距德舰六千米的距离时,就开始遭受猛烈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拦截。冲到五千米距离时。五管加特林机炮也加入了射击的行列。
有照明弹和探照灯的帮助,夜色还是影响了地面防空火炮的炮火的命中率,但是在汉娜的指引下,来自四面八方的防空炮火,还是凶猛地在十一架剑鱼面前织出一道炽密的防空火网。
对剑鱼攻击机的飞行员来说,威胁最大的不是可以对其一击必杀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夜色的掩护令这些高炮的命中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只要不是被倒霉地被岸上探照灯的光柱抓住机身锁定,他们的攻击机就相安全得多。
真正威胁巨大的。是来安装在沙恩霍斯特号舰桥左侧的那座5管30毫米的加特林机关炮,其暴风骤雨般的射速令人恐惧。现在这门五管30毫米机关炮,在没有人直接操作的情况下,正对着剑鱼机群猛地开火。其旁边虽然有水兵在负责调整弹带的输送,但瞄准射击却完全是“自动”运行中。
操纵这门机关炮的人,正是和沙恩霍斯特号合为一体的汉娜。仗着舰魂感知力,她操纵着五管加特林机关吐出致命的火舌,以超过每分钟一千八发的高射速,象点名般地挨个将逼近剑鱼攻击机一一在空中打碎。
当沙恩霍斯特被剑鱼攻击机锁定,她操防空机关炮亲自反击时。汉娜感觉到体内积聚地信仰之力以超过从前百倍的速度消耗着。
这样的情况过于林汉和她都遭遇过。
当他们寄灵的舰只遭遇“生命”威胁时,如果这时他们想仗着异能摆脱被命中的“命运”,在这过程中消耗的信仰之力会比平时大上几十倍甚至百倍。
1935年发生上海外海的夜战时。林汉寄灵在南昌号鱼雷艇上时就遭遇过一次,当时的信仰之力的消耗就高得惊人。不过那时南昌只是一艘几百吨的“小艇”,而不是沙恩这样的四万吨巨舰,所需要的信仰之力要小得多。
中国之战时,两艘被林汉和李华梅寄灵的军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