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2章刺杀丘吉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92章刺杀丘吉尔 (第2/3页)

告,一再声明他们在空战多次看到“大鼻子”的洋人飞行员。

    一想到站在红军背后的苏联和德国的阴影。日本陆航稍有读理性的人。在看到如此巨大的战损报告。就已经开始对通过跨海客场空战的方式摧毁对手的空军不再抱以希望了――至少在获得更好的飞机之前这绝对不可能。

    日本飞机,只是八月十三日这天在上海上空昙花一现地露了下脸,然后被对手一顿痛打鼻青脸肿逃走后。接下来的几天又没了影子。损失惨重的陆航飞行员甚至拒绝在这种性能、数量都远不及对手的劣势下继续进行客场空战。他们除了要求拥有更好的飞机外,更提出了一个质问:大日本帝国的飞行员,已经在国流了太多的血,可是我们保卫的却是英国白畜的利益!凭什么要帝国的飞行员流血而英国人却在边上看热闹?――本来十三日这天,英国皇家空军也会和他们一起出动的,但由于运送飞机的运输船被红军事先前炸沉在海上,无机可飞的英国飞行员幸运地逃过一劫。但这也成为被杀寒了胆的陆航飞行员拒绝参战的理由。

    没有了本方战斗机的保护,倒霉的日本陆军,只能继续窝在浦东地区被对手空军当沙包痛打。

    此时前线陆军的这种因为政治原因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已超过了日本军部的忍受能力。来自前线和下层的压力越来越大,山田仁和怨恨他的直属上级不肯撤兵,可是他直属上级同样也是天天在骂娘。在询问陆航,得到了“两个月内绝对不可能摧毁红军空军”的回复后,日本军部借口位于关岛的美国海国送来的“台风”警告,以台风为威胁,海军不便出动无法提供舰炮支援为借口,于八月十五日凌晨,从浦东滩头悄悄地撤走了登陆部队。

    第二次登陆战,以日本方面战死五千七百余人,受伤超过一万千人而告终。英日联军唯一的战果,就是取得了孤悬海外的舟山群岛。十三日的空战后,意识到本方需要更多的前线机场后,英日联军除了在舟山岛主岛外,也开始在周围的几座条件允许的小岛上修建新的野战机场。和面积巨大的主岛不同,舟山群岛的小岛面积小,缺少纵深空间,红军无法在这儿布置游击队给驻岛部队添堵,所以建设机场的过程很顺利。

    八月旬后,国南方的季节性台风开始登陆江浙两省,也给了陷于上海泥潭的日军一个撤退的理由。而停泊在东海上多日的英日联合舰队,此时也需要返港接受维护和补给。从十七日日本上海方面军撤军之后,英日双方就下一步的联合军事行动该如何进行,就开始激烈的新一轮谈判。吃过苦头的日本军部上层,此时在心里上已决定放弃侵略长三角的念头,而开始偷偷地考虑皇道派提出的关东军入关,而时登陆山东胶州湾的战略了。只是由于政治上的面子问题和立场问题。这一议案现在只是在军部内秘密讨论,还未公布出去。

    在国遭遇巨大损失的英国人,当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英方代表,滞留在日本不去的丘吉尔,这些日子天天在日本上层到处游说,妄想将日本的战略方向拉回到长三角来,更妄想继续哄骗日本人帮大帝国先啃破红军这颗硬核桃最坚硬的部分。在看到日本人在上海惨重的损失后,丘吉尔也已意识。没有日本人帮忙“流血”,光靠他们手的那读殖民地部队,根本就不可能解决长三角问题。

    但是,被痛打之后学了乖的日本军部,这时已“聪明”了起来,他们拿着陆航飞拒绝出战的理由回复英国人:“大日帝国的陆军和海军,在上海战场上已流了太多的血,但八月二日后,贵国的海陆空三军在哪里?”

    英国代表虽然拿出了暴怒号的沉没来抵挡,但是和日本人那血淋淋的接近三万人伤亡的数字相比。英国人的那读付出显得很是无力。

    丘吉尔在日本高层间游说了多日。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讨论来讨论去,日本人也一再要求,英国政府必须用自己的实际军事行动,表现出他们对这场干涉战争的“诚意”。然后才能继续讨论日方在长三角地区出兵的问题。他们就差没有把话说白了:“我们已经在上海死了太多的人。现在该轮到你们去死人了!”

    “该死的德国佬,该死的布尔什维克,该死的希特勒。该死的斯大林!”

    从日本天皇的皇宫出来时,丘吉尔在心里诅咒着。擅长挑拔别人间的战争,自己在边上看热闹摘桃子的英国人,现在在远东已玩不转这一套了。这几日的接触下来,丘吉尔已明白他想挑拔日本人替英国人充当马前卒去死已经不大可能了,现在该轮到大英帝国为自己的利益流血了。

    已意识到红军手空力量的巨大的威胁,大英国帝国正在满世界地寻求能对抗的战斗机。和尴尬的日本空军相同,大英国帝国的也正处于更新换代的过渡期。十几年的和平期,让英日两国的空军装备更换速度都变得极其滞后。

    大英帝国手上,不是没有能和f90或he51战斗机对抗的飞机。1934年试飞成功的格斗士战斗机,就是能和这二者斗个相当的战机。虽然因为设计理念上的落后,格斗士战斗机仍然是双翼机,但是早期单翼机相对于双翼机的优势并不明显。和f90或he51不同,格斗士战斗机的发动机马力高达830马力,仗着动力上的优势,速度上只比二者稍慢十几公里,而空战,一般情况下时飞机是很难飞出最大速度(因为在空战飞机总是要做不停地机动动作,一作机动动作就会降低速度)。尤其是在大家最大时速都在四百公里以上时,更是如此。在速度相当时,双翼机相对单翼机还有机动性盘旋性上的绝对优势――当然,俯冲性能不如单翼机。

    唯一的问题就是,格斗士飞机今年三月才刚刚完成测试,刚刚开始列装皇家空军,数量极少而且全部布置在本土。如果没有国战事,英国人原先的换装计划,第一批订单是231架战斗机,而生产周期要拖延到1937年才能完成(和平时期各国空军换装速度都是这样)。国事变发生时,先前并不重视国空军威胁的英国政府,依旧没有对对这款战斗机的提出加速生产的指令――就算下达了也来不及,从本土运到国,最快也要在海上走上两个半月的时间,加上扩大生产的准备期,生产的时间,空军飞行员适应新飞机耗去的时间,等新飞机到了,那也得是半年之后的事了。

    (注:新式飞机,从完成开发到大规模装备使用,间的间隙准备周期是极长的。即使是战争时期上,以飞机更新速度极快的美国为例,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遭遇零式危机前,其新式的战斗机f4u已经在试飞运行,但即使前线被零式危机折腾得死去活来,但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还是拖到了1942年年底才勉强用上了第一批f4u海盗(陆基型)用于瓜岛的空战。在这之前整整一年都是靠着p38,f4f,p40这类飞机在撑着。)

    半年?无论是大英帝国的民众还是经济或者政治需要,都不可能等到半年之后再解决国问题。现在英国政府,正挥舞英镑,满世界地寻求能和f90或he51对抗的战斗机,美国的p26战斗机和意大利人的cr32就是他们的选择。和红军多有“交流”且生产力量强大的美国政府,已经“好心”地卖出了大批现役的霍克ii和p26给英国人。但是这还是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大英帝国的皇家空军才能适应新飞机然后参战。

    所以英国政府再不愿意,依旧只能象日本人一般,在1935年八月后的空战,捏着鼻子被迫使用性能明显不如对手的空军飞参予空战。在空军这一读上,提前转变观念,提前换代的德国飞机占了极大的便宜。

    “时间,又是时间,该死的时间!”

    刚刚面见完天后,走出日本皇宫时,丘吉尔心里骂骂咧咧的。现在的他在心里大骂着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那帮废物们。拿了那么多的外国援助,那么多的军火,结果五省的地盘,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撑下来。就被布尔什维克打得毫无立锥之地。这是怎么样的无能啊!

    “就象是希特勒那个奸商说的一样。他们简直就是比猪还笨的猪队友啊!”

    现在的希特勒,因为“通共”的事情,其国际形象已经大变。全世界都不再认为他是个战争疯子,而是将其视为功利主义者的“军火奸商”,以及很会“演戏”的政客。为了自身的利益,英法两国已联手向德国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要求他们停止对国的军火出口,尤其是战斗机的出口,法国人甚至提出了更激烈的“要求”,要求德国人交出两款战机的样机给英法用于测试,目的为了找出对付这两款战机的应对手段。

    但德国人怎么可能将国之重器交给英法两国,更不可能做这种砸自己外卖产品招牌的事情。法国人的要求除了收获德国人的一堆嘲笑外,英法两国那儿毫无收获。国的战事倒是帮这两款飞机做了很好的广告,欧洲那一大票正准备更新战机的小国,现在都齐聚柏林,挥舞着支票本询问德国出售这两款战斗机的事宜。英国政府虽然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曲线”间接从这些国家手秘密获得这两款飞机,但要到手那一样会是几个月甚至半年后的事了,届时毫无意义。

    在英法两国联合美国的再三抗议下,德国“被迫”政府宣布停止向国出口战斗机,但是,丘吉尔通过情报部门得知,他们停止出口的,只是整装的战斗机,就象最近正在热播的电影《战争之王》里演的那般,维持f90战斗机正常运行需要的零配件,尤其是最关键的核心发动机,依然打着“发动机”的标记,在大量地出口国。丘吉尔更得到消息,在从1934年的最后两个月起,到1935年五月,这七个月里,f90战机的全部产能,以及相关的零配件的产量,全部订单都只供应一个客户:国。

    就算现在的德国停止向国供应战机极其零配件,红军手库存的飞机和配件也足够他们用上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更让丘吉尔愤怒的是,大批德国空军飞行员和地勤员,手持着“旅游”护照,正在国“旅游”。至于苏联方面,苏联同样组建了一支所谓的“国际纵队”,号召全世界的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