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五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2/3页)



    苏轼大为惊讶,“君实你这……”司马光不待苏轼问出,莫名其妙的道:“子瞻还不明白?”说着手向西指了指。

    苏轼一愣神后惊醒过来,默默点点头,这时王安石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皱着眉头轻叹了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林门主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林天这时也明白过来他们的态度会突然转变,全都因为洛阳理学!

    司马管、苏轼虽与二程都一样反对新法,一般都被认为是守旧派,但他们其实是不同的,司马光与苏轼算是古儒学者,他们从骨子里奉行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教条,古板但却古板的可爱。

    到了宋代的时候,儒家学说被佛家、道家的学说冲击,二程也是博才多智之人,融汇三家,提出了洛阳理学,看似解除非凡,但是明眼人却知道:二程以理杀人!这可不是只有唯利是图的沈金看出来了。

    太宗永熙三年北伐,将军杨业率军救出上千被辽人俘虏的妇女,这些妇女得救后,却被北方士族大儒宣说节义道理,最后一个个被上吊了。

    理学是极为**的,在二程那里,只有他们掌握了天理,与他们意见不合的,既是违逆天理,违逆天理的就该遭天诛!

    汉唐时候虽然也是独尊儒术,但是民间风气其实也是比较开放的,尤其是唐朝,寡妇改嫁实属常识。到了宋朝的时候,婆家会将寡妇尽快嫁掉,不然会被人说三道四,尤其是家翁,更会更会被人非议,甚至被人说是不是与儿媳有一腿。

    这种事苏轼最是身有感触,他就被一些流言蜚语说是扒灰,不过他心胸豁达,也不以为意。

    但在二程理学那里,妻子死了丈夫后,最好的应该自尽陪葬,次一点的也得终身守寡,至于改嫁,那是万万不可的,所谓一女不嫁二夫,谁改嫁,那就是违逆天理,就得浸猪笼。

    这时理学因为有大士族支持,所以声势浩大,尤其在北方,一些非人的教条已经施行了数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