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2/3页)

以此让天下百姓开口,来非议守旧派,降低守旧派在民间威望的想法。

    神宗一朝,不仅在大宋历史上,属于大变革时代,而且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也是属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

    大变革时代,各种关于变革的言论也极为繁杂,这里除了王安石的新学、洛阳的二程理学外,还有像余杭一代极为盛行的致功学说,这三家学说在大宋影响很大,其中二程理学根深蒂固,王安石新学因为变法推行,也风光一时无两,至于致功学说则势力最弱。

    但林天在与苏轼、王安石的谈论中,心头却暗思这个学说恐怕生机最旺。致功学说是伴随着余杭沿海一带商业的兴盛而兴盛起来的,其中“商人的味道”极为浓重,商人最讲究实实在在的利益,致功学说的核心便是:经世致用、学以致用!功利味道极浓。

    王安石曾在余杭做过通判,新学中也吸收了一些功利手段,比如他的均输法、市易法。但王安石却仍然是个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人,对致功学说从根本上是反对的。

    致功学说决不高谈阔论,他的发明者是真宗时代的一个商家子弟,姓沈名富,字是他自己取的,就叫致功。古代商人地位很低,他家老子便重金聘请老宿大儒为他讲学,想儿子将来也能考取功名(北宋年间不禁止商户读书科考,但在后来的南宋、元、明、清是禁止的!),哪知道这位富二代在学习的时候,唯独对陶朱公敬佩有加,而对孔圣人却鄙夷的一无是处,气得老先生气血上涌,一下便昏了过去,被救醒后,哼哼说了句:“朽木不可雕也!”将沈富逐出师门后离开,也同时这位富二代不敬圣人的名头渐渐传开了,导致士林大哗。

    但是这位公子爷却极为聪慧,非但不惧,反而引经据典、言之凿凿,他家有钱,他居然将自己的观点刻板印刷,书市贩卖。

    他有句名言广为人知:“太史公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圣人言:‘衣食足而后知礼仪’,吾观千百年来,百姓未有衣食足时,故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