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第2/3页)
受三堂会审,便是城门外的一通惨烈杀戮!各个提到林天便都神情惧怕。但同样,又直呼杀的痛快!显然丐帮早已将倭人的可恨谣言传遍了,而倭人居然劫持了百姓威胁朝廷,则更坐实了倭人的卑鄙可恨!
林天喝了些茶后,便起身默默离开了,他又进了一些茶楼酒肆,听了些坊间议论,心情不免舒畅起来,心道:人心可用!
当下随便进了一家客栈,要了一间房,便进去闭门不出,暗暗思索今后该怎么办!
凌河王子是白河天皇最宠爱的儿子,此番自己废了他这儿子,已经将倭国给得罪透了,他作为个人,修为强大,自然不惧,但若是倭人愤怒之下,浪人屠杀沿海百姓以泄愤,该如何是好?这种事以倭人的秉性,还真干得出来!若是这样,林天也是分身乏术,无可奈何呀!
想到这里,便已经决定晚上见赵顼时,一定要明言于他,沿海诸路的官府、军营,都要做好准备!
而今天已经正月二十五,离二月初二龙抬头,邀约武林人士齐聚姑苏太湖时间将近了!他手中掌握着慕容家的环施水阁,又有王家的琅嬛福地做资本,弄些三流二流的武技,定然可以吸引到一大批的武人卖命,更何况他还有一些一流武技呢?
江湖人物桀骜不驯,要想他们惟自己命是从,是难上加难,但是若是只想驱策他们,却是可以耍些手段。
而他的手段,就是以武功秘籍诱惑人,他知道武林中人,没几个能受得了这样的诱惑的!
在绝对数量的江湖武人的捕杀下,沿海的倭人要么顺从,要么只能自取灭亡!
想到这里,林天嘴角一牵,沿海可还有个海沙帮呢,而他们的刑堂堂主、副帮主,可还被关在姑苏的大牢里!这个帮派控制了沿海七八成的私盐,若是将他抹点实在可惜,这笔绝大的利益……
他眼前仿佛看见了无数的白花花的银两,心道:中国历来盐铁官营,这笔产业倒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只是随即又想到,朝廷既然经营着盐铁还有茶叶等一些巨利的东西,又怎么会入不敷出,财政紧张?
要知道据乔峰所说,朝廷从盐户手中收盐不过十文钱左右一斤,而卖起来,在江南沿海繁荣地区,也要四十五文到六十文间不等,而在内地少盐地区,更是贵则上百文也有!这其中的惊天利润都到哪里去了?
苏轼写过一首诗《山村五绝》之三,描述百姓生活,“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可见当时盐价之高,普通百姓已经颇有压力,而相当部分的贫困人群,更是已经食无盐忘其味了。
这虽然是苏轼非议王安石新法的诗,乌台诗案中,也被拿来作为诬陷的证据,但是实在的说来,这个盐价还是王安石变法后的盐价,之前盐价更加吓人!百姓生活压力极大,社会矛盾也极大,不然赵顼也不会刚一上位,便急急升任王安石主持变法。
宋朝太祖时期(九七零年),睦州米每斗二十文,当地有一古井陶栏上记录下了这事。
真宗时咸平三年(一零零零年二月),处于灾荒年景的杭州,米价每斗六十五文,“彼处米价,升六十五文足。”而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