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第2/3页)
十分困苦,这个朝代,溺婴之风盛行,就是生了孩子怕养不活,把孩子溺死。
当然宋朝也有仁人志士,他们直接的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本朝赋役数倍于古”、“本朝两税七倍于唐”、“历来税种名目,未有如今日之众”、“古来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无怪乎人群愤然高呼:“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实在是社会极大的不公与怨恨其实早已积蓄,只待一个契机,便会轰然爆发!
杀几个贪官,在明朝朱元璋手里,或者是极为常见的,这位贫民出身的皇帝,讨过饭、放过羊、当过游方的和尚,对世间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了解。为了遏制**,朱元璋干脆将惩治贪官污吏作为头等大事,大开杀戒,以儆效尤,凡贪赃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然后将其剥皮,里面填上稻草,挂在官衙左边,让每个为官者早晚瞻仰,知有警惕。
但宋朝不同,刑不上士大夫,即便贪赃再多,顶多也就是杖责流放,全没有性命之忧,宽恕犯罪,既是纵容犯罪,从这一点上也能想象的出宋朝官僚贪腐之严重,必然骇人听闻,旷古绝今……
人群这一篇高呼,在这个时代,实在有点晴天中一个霹雳,震得四野晃动的感觉。
王安石登时就脸色发白,苏轼、沈括全身都有些颤栗,而那些被捆绑的贪官,双腿一软便跪了下去!
林天看着群情激愤,心中大叫:人心可用!当即右手举起虚按,人群随着他的手势,渐渐安静下来,就听钦差大人文邹邹说道:“吾闻天道至公,大道至简,当今天下,刑罚之法,实有大不公之处,必以革变,否即为逆天,顺天则生,风调雨顺,万物昌荣,逆天则亡,天地反覆,众生流离!”
林天说的文邹邹,但百姓显然都听明白了,默默点点头,王安石、苏轼、沈括三人听着互相一对眼,具从彼此眼中瞧见了骇然之惧。
他们都知道,林天的言外之意,这近百名贪官恐怕……王安石任相爷时打击过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