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唐尧帝舜,洪水初生 (第2/3页)
活依然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尧帝在位期间,广施仁政,有没有发生战争,因此人口迅速增长,原先的土地却是不够住了,于是不断的有人族北迁。而妖族自从巫妖大战后,大量妖族迁居北俱芦洲,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周后,妖族的数量也在增长,所以这些年妖族也是逐步的走出北俱芦洲,向洪荒中心迁移。人妖之间不可避免的就出现了些冲突,如此却是招来了隐忍多年的妖族的不满。
由于这人族有圣人的暗中支持,背后实力惊人,所以妖族上下也不敢明目张胆,大家商议着如何躲避上头的注视给人族一个惨痛的教训,好为妖族谋得一块生存空间。最后还是由阴险狡诈的鲲鹏提出发动洪灾水淹人族。
此时,龙族虽然掌管四海,但洪荒大地上的大小水域却不归龙族管辖,而是归于妖族中的一些水生妖族。妖族发动洪水,起初不知道圣人的态度,只敢在一些小江小河发难,试探圣人。唐尧统治人族的晚年,人族居住的大部分地方都出现洪水,影响了人族的生活。
洪水泛滥,唐尧自觉年事已高,无法带领人族抗击洪灾,于是经过商议和一番考验后,唐尧将人族共主之位禅让给了舜。
舜,名重华,虽然是帝颛顼的后裔,但家世甚为寒微,五世为庶人,其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通过了唐尧的考验,娶了唐尧的两个女儿为妻,成为了人族新的共主,称为帝舜。
舜的老师是阐教元始天尊门下弟子云中子。这云中子爱好炼器,也与广成子相同,对人族发展不甚了解,因此也帮不了帝舜多少。不过,云中子吸取了广成子失败的教训,自知不善此道,便只是教导帝舜修炼,对人族发展从不干涉,任由帝舜自己处理。帝舜本就有治世之才,云中子此番作为倒也合适。于是,帝舜便开始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