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名人聚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名人聚集 (第2/3页)



    这是林天宇对于施耐庵的影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施耐庵竟然会出现在这里,按照情况,此时的施耐庵恐怕年龄还不大吧,却是不知那《水浒传》他写开了没有。

    为了不让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失传,林天宇将施耐庵安排得进入了翰林院,其本人对于林天宇的册封也是非常的满意。

    状元、榜眼、探花都分配了,就剩下那一百多个进士了,本来林天宇是打算将这些事交予刘伯温的,但在看那些进士的名单之中林天宇却发现了不少历史名人。而且最让林天宇的是在这其中竟然有一个叫李善长的人。他可是清清楚楚记得那明初三杰的,刘基、徐达、李善长,刘基自然便是那刘伯温了,而徐达便是他手下的大将,至于李善长,林天宇只知其名,却一直未见其人,此时见到林天宇自然是惊讶的很。

    李善长(1314~1390),明初大臣。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少时有智计,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有所中。元至正十四年(1354),投朱元璋幕下,掌书记。劝朱元璋效法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的做法,以成帝业,于是,被任为参谋,参预机画,主持馈饷,倍受信用。他善于调护诸将,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朱元璋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从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其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他娴于辞令,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调兵转饷无乏,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1367),论功被封为宣国公。吴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长由右相国改称左相国,居百官之首。

    对于这个牛叉的存在林天宇今天能碰上也算是运气了,还好之前这人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