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遇到典韦(求推荐票) (第2/3页)
相传曹操闻听阮瑀有才,为搜罗人才,召他做官,阮瑀不应,后曹操又多次派人召见,匆忙中阮瑀逃进深山,曹操不甘心,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瑀,勉强应召。由于阮瑀多次辞官不做,曹操在一次大宴宾客时,把他安排在乐队之中,想煞一下他的傲气,不想阮瑀精通音律,即兴抚弦而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一方面歌颂了曹操的事业,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愿为曹操效忠的思想。曹操听完,大为高兴,请他做司空军谋祭酒官。从此以后,曹操军中檄文多出于阮瑀和陈琳之手。建安十六年,阮瑀随军西征关中,曹操请他代笔写一封书信。他骑在马上沉吟片刻,挥毫点就,呈给曹操。曹操提笔想作些修改,竟不能增损半字。
这样的人才怎么能留给曹操呢,马超决定了,等返回洛阳的时候,他一定要把蔡邕老头搞定,只有蔡邕老头愿意跟随自己,他的女儿蔡琰才肯跟随自己,他的徒弟阮瑀、王璨、顾雍才有可能跟随自己。
而且,得到了阮瑀,还有可能得到他的儿子阮籍,也有可能得到阮籍的好友嵇康,他们都擅长音律,位列竹林七贤,嵇康的《广陵散》在历史上就极为厉害,在这个才气可以杀敌的时空,《广陵散》一旦面世,不亚于原子弹啊,不过嵇康要到三十多年后才会出世。
在马超的眼里,在这个时空,蔡邕、蔡琰、阮瑀、王璨、阮籍、嵇康这些人,统统都是小型原子弹,如果他们能把才气专注用于战斗上,马超再用二世纪以后那些诗词来激发出他们自己原创的战诗词,那他们的威力会很惊人的。
徐干,现年十九岁,后来以辞赋、政论著,代表作有《中论》《答刘桢》《玄猿赋》,他在诗词上的造诣倒也了了,不过他很有潜力,十九岁就有巅峰文宗的境界,如果马超再用后世的诗词给他激发提点,相信他最起码也能达到巅峰文尊的境界。
跟蔡邕、蔡琰分别时,马超看到蔡琰的眼睛里有依依不舍的神采,心里一动,自己不枉这几天的努力,终于在这才女的心里留下了一点烙印,等从颍川返回洛阳后,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