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4 后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14 后仰 (第3/3页)



    流川却淡然一笑,故意吊大家的胃口。

    其实流川是在感叹前世的自己练习这种投篮的手势的艰辛。

    前世的流川生活在一个网络非常发达的世界,通过网上各种视频以及评论解说的对比,流川比较了科比、乔丹和雷.阿伦的投篮姿势,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都说雷·阿伦投篮标准,如教科书般。其实他在投篮时手掌背与小臂张角显小,感觉在出手时腕力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柔和度还可以再挑剔挑剔,虽然地球人都知道他其实已经比绝大多数人做得都要好,问题是既然被尊为投篮第一人,当然要求得不一样,至少投篮姿势和弧线上还可以再优秀一些。投篮从举臂到出手整个过程非常连贯,在出手瞬间几乎没有停顿瞄准利用手腕之力微调的动作,也许有人说这就是‘标准’,但流川觉得这是妨碍他命中率更上层楼的原因。

    反观科比,跳投时,手掌背与小臂几乎呈直角,在出手前的瞬间几乎都会利用滞空停顿瞄准调整,将球送出去的那一刻,绷紧的手掌与小臂所积蓄的力量得到有控制的充分的释放,这样的投球通常都会命中,所以流川觉得科比的投篮比阿伦要好,也许说更可靠更准确些。其实就算在罚球不用跳起时,科比在将球举过头顶出手之前也会有一个瞄准调整的动作,而大多数投手是在将球举过头顶之前瞄准调整好的,更多的是利用小臂和上臂的力量将球投出去的,手臂力量的jīng细度控制上肯定比不上手腕力量的jīng细度控制,利用腕力送出去的球当然是更jīng确的得到了控制,命中的篮筐的概率当然也高。这种投篮方式要诀有两点,一是手腕力量要足够大而且还要柔和,二是要有足够的滞空时间,不然可能球还没出手,双脚已经着了地。雷阿伦可能是因为滞空能力稍差,无法做到这一点,当然他刻苦的训练弥补了一些不足,稳定的投篮动作也基本保证了稳定的命中。

    乔丹也是将球举过头顶利用滞空瞄准调整的,与科比不同,手掌背与小臂的张角没那么夸张,虽然也显出手腕柔和,但腕力释放应该没科比充分,很多人可能也是据此认为科比比乔丹投篮要好,实际上乔丹投篮时的手形非常独特,他的手大,很多时候球看起来像是捉在手里一样,在投篮出手的那一刻,他手指的力量稳定而又jīng细的控制着球飞进篮筐的运行轨迹,这是他保持高命中的诀窍吧,特别是在他年轻时候,把球举起来好像有点像把某个东西抓在手里丢的感觉。

    很难说乔丹和科比的投篮谁更好,但是流川认为科比的投篮更科学,一般人没有乔丹那样的大手,所以乔丹的投篮手形根本没法模仿,不过可以学科比。科比和乔丹投篮的整体动作过程其实是非常相似的,只是在出手瞬间的细节上有区别。在面对篮筐时,如果说科比投篮好一点,那么转身后仰绝对是乔丹更有把握。科比30几岁后的弹跳力已经下降,很多时候面对篮筐需利用娴熟控球带球助跑腾空以获得足够的滞空时间完成投篮,转身后仰没有助跑滞空时间要短,同时加了一个转身的动作,没有足够瞄准调整的时间仓促出手导致命中下降。所以这也是他比不上乔丹的地方,输在了身体上,尽管就连菲尔杰克逊也承认科比在训练的刻苦程度上还要超过乔丹。

    流川在前世总结了那么多后,最终一直在模仿科比的出手姿势,所以才能以1米74的身高打上cuba的主力控位,没有几板斧那怎么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