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反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反哺 (第2/3页)

逢年过节也会有点礼品,比如棉被、食用油等,平均下来,每月也有一百多点。

    这点钱自然是不够吃的,但若是还能劳作,粮食蔬菜自己种,在养点鸡鸭,这样蛋就不缺了。补助的钱,可以用来购买肉食,旧衣服缝缝补补。在不生大病的前提下,还是能过日子。

    要知道,北斗当地村生产队长,每月的补足也只有二百八十元。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算好的了,在张兵老家所在的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家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这种差距是因为土地,蜀内的土地肥沃,良田不缺,只要能劳作就能过得下去。

    而一些地区,全家人也就两亩差地,摇了摇头,他又不是真的来调查贫富差距,多想无益。

    敬老院的老人们,基本上都是已经无法劳作,无依无靠,只能靠政府。所以敬老院的资金一直有缺口,张兵猛然间捐了八千元,这在之前绝无仅有

    这时,他也把刚购买的礼品分给了老人们,虽然语言稍稍有些不通,老人们的方言很重,但无疑能感受到老人们的真心感谢,好些老人拉着他都不松手。

    张兵突发奇想,金刚合掌,二食指指尖相触如宝形,二拇指并立,结出了“供养印”,有点似佛门的作揖。

    古印度时期,佛祖释迦摩尼逝世两百年后,佛教内部便发生了分裂,原因就在于“供养”这个问题,大部门佛门弟子觉得接受信佛之人的供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理由是当初佛祖都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最后才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

    而少部分人,认为不能拿信佛之人任何东西,最终自然是分裂了。而目前汉传佛教,就是那大部分人传下来的,所以寺院里必须有“功德箱”,也推广“还愿”,比如某某人拜佛,心中许愿,等梦想成真之后,必会有给菩萨塑金身云云,这就是还愿,也称为散财。

    禅宗有“化缘”,密宗更是接受举国的供奉,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一角两角的小票,来者不拒。

    张兵现在结出供养印,却是一种反哺的行为,老人们接受了他的馈赠,反过来真心感谢他,而他接受了这份感谢,从而结出供养印,为老人们消除煞气邪气,这才是功德。或者说是,佛门弟子在帮助了别人的前提下,别人愿意拿出东西来供养,那么施供养印就正常了,或许也是佛的初衷。

    此时此刻,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