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1459 话题效应 (第2/3页)
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但此前各大颁奖典礼的结果还是成为了人们的参考依据,雨果拿下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和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头衔,而尼古拉斯-凯奇则在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和金球奖称雄,可以说,两个人是齐头并进、不分高低,难分胜负。
严格来说,尼古拉斯-凯奇还略微占据了上风,因为雨果在柏林电影节摘下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虽然说雨果从柏林载誉而归之后,金球奖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起来,但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柏林和奥斯卡的口味是截然不同的,相反,金球奖的品味才是最接近奥斯卡的。
截止到1996年为止,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所有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的得奖者,最终在奥斯卡上顺利问鼎的演员只有三位,分别是1963年的西德尼-波蒂埃(sidney。poitier),1965年的李-马文(lee。marvin)和1994年的汤姆-汉克斯。
由此可见,奥斯卡对于柏林电影节的审美观念并不赞同,许多人甚至戏言,二月份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得主就可以直接宣告与奥斯卡无缘了,虽然这只是戏言而已,但却可以由此看出这两个协会的取向截然不同了。
金球奖却是另外一个面貌,他们的得奖名单与奥斯卡重合率十分高,过去五年时间里,金球奖和奥斯卡影帝得主有四次保持了一致,影后更是百发百中保持了连续五次同步。
这也是金球奖之后掀起了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所有人都认为雨果今年是占据上风的,绝对堪称是得奖良机,但结果却是尼古拉斯异军突起,称雄金球奖,再加上今年金球奖其他五个部门也都是方寸大乱,这才制造了千夫所指的乱局。
后来,伴随着雨果勇夺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虽然审美契合度不高,但还是让悬念重新回来,雨果能够再次创造奇迹吗?
可以说,如此巨大的一个悬念,让即使身为参与者的媒体记者们也燃起了好奇心,他们是过去几年时间里雨果事业辉煌的见证者、参与者、奠基者,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热情更加激动更加亢奋,这让他们也加入了炙热的讨论之中。
不过,也正如刚才最后一个声音所说,提名者就拥有机会,不仅仅是雨果和凯奇两个人。
目前来看,“邮差”的马西莫-特罗西和“尼克松传”的安东尼-霍普金斯是暂时落后的,但是理查德-德莱福斯却也展现出了不逊于雨果、凯奇的硬实力,只是由于话题性稍弱,所以才被淹没了而已。
今年四十九岁的理查德也是好莱坞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成名作是乔治-卢卡斯执导的“美国风情画”,而后他还担任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和“第三类接触(close。enters。of。the。third。kind)”的男主角,并且在第五十届奥斯卡上爆冷战胜了伍迪-艾伦和约翰-特拉沃尔塔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