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2章 角色分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72章 角色分量 (第2/3页)

说到。

    “你是说‘终结者2’里面那样的孤胆英雄,依靠一个人拯救全世界那种?”雨果笑呵呵地调侃了一句。

    约瑟夫却没有否认,还点了点头,“这是商业电影,为了凸显你的地位和身价,这是必须的,没有商量的余地。里克说了,如果不是这样,他宁愿你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接拍电影,也不会降低身价去出演三个男主角之一。”

    雨果知道约瑟夫的意思,他也知道里克的意图。

    “**日”这样的情况和“七宗罪”、“辛德勒的名单”是不一样的,虽然雨果在后面这两部作品里出演的都是配角,但情况却截然不同。

    “七宗罪”和“辛德勒的名单”严格来说都不是真正的商业电影,更多是充满了深刻内涵的剧情电影,而雨果虽然出演的是配角,但却是重要配角,对推进故事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品。

    角色的重要从来都不是从时间长短来判断的,而是角色之于剧本重要程度来决定的。“沉默的羔羊”和“七宗罪”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在商业电影里,虽然人们一直在吐槽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几乎每一部商业电影里都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力挽狂澜,包括雨果主演的“生死时速”,但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也是将演员个人的号召力发挥到极致,更是满足观众内心深处对英雄的向往和幻想。个人英雄主义之于商业电影,特别是简单粗暴的爆米花商业电影,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雨果现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他出演商业电影,不是绝对核心的男主角,这的确是说不过去的。不仅对里克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如此――大家冲着雨果这个男主角进入电影院的,结果却光看另外两个男主角大发神威了,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

    其实这不是里克一个人的想法,而是行业规则。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汤姆-汉克斯、阿诺德-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这些人在巅峰时期,除了友情客串之外,出演的作品无疑不是绝对男主角――无论是角色分量还是重要程度。

    汤姆-克鲁斯在最巅峰的十年,他的经纪人甚至对外宣布,“非男主角不接”,这可不是一个戏言,事实就是如此,除了奇才保罗-托马斯-安德森邀请到了汤姆出演“木兰花”里的一个配角之外,汤姆在1986年到2006年这演艺生涯巅峰二十年里,就没有出演过配角。

    雨果现在的情况又更加特殊,里克立志为雨果接拍一部商业电影――真正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真正匹配如今雨果身价和声势的电影,这对于雨果未来十年职业生涯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也是里克如此小心谨慎的重要原因。

    二十世纪福克斯之前半年时间里的慎之又慎,让里克对他们报以了厚望,结果却换来这样一个结果,“三个男主角中的一个?”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其实就雨果个人来说,他倒是不太介意,毕竟就和约瑟夫所说一样,他的视角和里克是不同的。“**日”的剧本本来就不够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