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 452 封面设定 (第2/3页)
阐述。
“其实你知道,每一个人内心都是有渴望的,虽然我们说着音乐是至高无上的,但说句难听点的,如果没有人欣赏你的音乐,那么你根本就说不上是歌手、乐队,只能说是一个音乐**好者而已。音乐,即使再清高,终究也是要商业的‘交’换,否则就没有办法体现出其中的价值。”曲高和寡,如果真的有一支乐队一首歌曲,出‘色’到如此程度,却无人知晓,那么他们的杰出又由谁来证明?伯牙遇到了子期,音乐都需要知音,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所以,从一开始分享音乐的心情,伴随着倾听者的增多,就总是会发生改变,我们会开始留恋观众、留恋赞誉、留恋欢呼,那种来自其他人的认可会让我们的自信心膨胀起来,隐隐之中觉得自己也终于是……某个人了,不再是这个世界上可有可无的某个无名小卒,不再是即使生命消失也没有人会知道的某个流‘浪’汉了。至少,我们可以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这种想法会开始逐渐膨胀、再膨胀,对于人气、关注的渴望就好像是毒。品一般,让人无法停下来,那种万人欢呼之后的寂寞实在让人无法适应。”
雨果的嗓音很温暖,有一种平复人心的力量,让摄影棚里都安静了下来,间或有人搬动东西或者脚步摩擦产生的响声传来,却越发衬托出这一片安静来。
“于是,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忘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忘记了自己的。一边我们渴望着得到认可,可是另一边对于人气的贪婪却又毁灭了我们对音乐的专注,制作不出更加出‘色’的音乐,以至于人气和关注都开始逐渐消失,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也许知道问题所在,也许不知道,但却束手无策。结果就是,我们站在偌大的舞台上,五光十‘色’的灯光、山呼海啸的尖叫、燃烧皮肤的温度让我们‘迷’失了方向,环顾四周,我们可以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海,却看不清楚每一张具体的脸;脑海里的灵感都已经干涸了,手指和乐器再也无法产生火‘花’。最后,我们也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雨果说的这段故事,有部分是荣耀至死的体验,有部分是他自己的体验,还有更大一部分是来自涅巢乐队的体验,科特一柯本就这样肆无忌惮地挥霍着自己的才华,最终在‘色’彩缤纷的镁光灯之中‘迷’失了自我。
2000年有一部电影叫做“几近成名(a1most。famous)”这部电影讲述了1973年这个黄金摇滚年代的故事,一支摇滚乐队、一群疯狂歌‘迷’、一名青涩的未成年记者在一段疯狂的巡演旅途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电影之中那支叫做止水(ster)的乐队经历着从籍籍无名到小有名气的过程,然后又渴望着能够赢得更多人气、更多关注、更多名声,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关注,乐队成员都‘迷’失了自己,他们沉‘迷’于‘性’和毒。品的享受之中,反而本末倒置的荒废了音乐本身,以至于他们找不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