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土地与经济改革委员会 (第2/3页)
个方面没有达到我的设想,第一个是德军没有迅速歼灭法军主力,反倒同他们对峙起来打起了阵地战,而我并不认为德国的阵地战比法国强多少;第二个就是俄国国内的共产主义革命至今还没有动静,这才是我最为担心的——”
对于和列宁会面一事,在座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具体情况,因此也做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评论,只能听着杨威一个人说。
“俄国不是那么好对付地,即便他们二百万军队全军覆没,也会很容易的再组织起二百万军队,他们和我们的情况很相似——而且,目前我们控制的那部分俄国领土根基不牢靠,如果贸然前进地话,很有可能身陷其中难以自拔。”
“那您的意思是——”黎元洪问道。
“我们要避免德国两面作战地失误,我们要分清主次,前一段时间我们以俄国为主要对手,成功收复了外蒙还占领了一部分俄国领土;但现在我们的主要对手是日本,他们的威胁也很大啊,一旦让他们在大陆有了一块稳定的基地,那就非常难缠了——”
“那俄国怎么办?您不是说还要拿回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么?”
“这只能便宜行事,听天命尽人事,如果拿不回来也没有办法,但我反对没有稳固已有成果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因此我想在这块新领土上实行一项关于土地和阶级的新政策;等俄军再次大败,所有一线主力军团都消耗得差不多,并且俄国国内发生经济危机、共产主义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稳步向纵深开进,争取向北打到通古斯高原,向东打到太平洋沿岸。
“土地和阶级政策?这是什么意思?”
“俄国目前还是落后的农奴制度,土地、财产集中在少数农奴主手中,大多数百姓都是农奴,这也是列宁的理论能够在俄国生存下去的原因。因此我决定在新占领土地上实行土地改革政策,打倒万恶的农奴主,将土地平均分配给老百姓;并且向国内发布一条法令,凡任何愿意到西伯利亚开垦荒地的,国家奖励每人二十块大洋,不分男女老幼,而且提供路费,所开垦荒地归此人所有。”
众人瞪大了眼睛看来看去,都没想到杨威在这个军事会议上提出这么个政策,黎元洪、段瑞等人是军人,涉及到这方面的事情自然闭口不言。
但熊希龄和梁启超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梁启超拍案而起:“好!我举双手赞成这一政策,不仅会使当地百姓顺从我国中央,而且可以大规模移民,西伯利亚大多数都是荒地,第一批安置几百万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在首次粮食收获之前,可能需要我们中央承担大部分的吃穿住用了——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英明的决定,这样我们就在西伯利亚扎下根了!”
“嗯,那这个工作就交给梁先生去办,法律要起草的严密,公告要写的煽情,报大总统批准之后立刻赶赴西伯利亚,由你牵头成立土地与经济改革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的进行。”
“好!没问题,我最晚三天时间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