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题画 (第3/3页)
,江面平阔而开朗,江边有鱼翁披蓑衣,煮酒独钓。江边三两行人,或举伞,或抬手,细雨蒙蒙的意境跃然纸上。
”好一副溪山烟雨图!“我喜道。
他盯住我惊喜的眼睛,顿了顿,说:“你觉得如何?”
“春日细雨蒙蒙,书生独坐听雨。有约不来,闲敲棋子。闲情逸致,跃于纸上啊。”
我看了看右上角,题款还空着,但有一首词,用刚劲的苏体题在一旁。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的定风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轻声吟诵着。
咏蓑笠翁的,我居然又把主人公搞错了。
我抬头,正对上他满是笑意的眼睛。
”你怎么把鱼翁画到角落里呢?“我不解的问。
他呵呵一笑,“堂中高坐,就不是孤独了。画也一样,如果他在中间,浓墨重彩,也不叫孤独。”
这种说法我头一回听见,想反驳,却又说不出什么错处。他真是个与众不同的画工。
"说要请你帮个忙,就是这个。帮我题两句诗吧。“
”画上已经有题诗了啊?“我指了指他的定风波。
”这是我生日那天画的,按规矩,应该自况生平,请朋友们题诗在上面。你懂点诗词,就做第一个吧。”他开始研墨。“上次的扇子,不是自比,这回的烟雨图,的确是自比了。你可一定要帮我这个忙。”他语气坚定的说。
还没等我想好推脱的话,他已经把润好的笔都递了上来。
”随便写两句就好。”他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我对着画面,索尽枯肠。这个人,比什么不好,自比独钓鱼翁。他自比书生,我也好下笔得多啊。半天,想定了两句,刷刷刷写了上去。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搁下笔,他惊喜地拿起画卷,左右端详。“痛快,这两句好。”
然后,掏出印章,小心的在他的词后盖了下去。
他请我改天也来盖上我的印。我告诉他我的印章,只是最简单的,拿来取挂号用的,不适宜盖在这么美的画卷上。他再三坚持,看我不同意,就问我愿不愿意让他代刻一枚。没想到他还工金石,我有点好奇,想看看他刻的章什么模样,点了点头。
--------------------------------------
注:配方保密的迷药是真有其事的,非得异性下药也是真的。这些东西给写回忆录的人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致于他们多年后仍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