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七章 故人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十七章 故人之子 (第1/3页)

    第七十七章 故人之子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曾自陈留郡浚仪县修到睢阳之汴渠,以做灌溉屯田及运输之用,其实说修并非是新开凿,汴渠最早修建要追溯到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开始,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分两期建成了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的鸿沟水系,其骨干工程,就是古汴渠的前身,后来西汉水利名家王景也曾修造此渠,使之成为“成下漕梁,东通河济,南引江淮,方贡委输,所由而至”之势,实乃为连通江淮之重要水路,而到隋扬帝时又经更大规模的整治扩建,形成了可与京杭大运河媲美的名渠,而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便描述着当时汴河两岸的繁华,而我此时,便一身水淋淋的冒着绵绵秋雨,顺汴渠之岸往陈留县城而去。

    眼前的汴渠还未有后来的繁华热闹,阴沉的天『色』下,连绵的细雨自天际洋洋洒洒而落,虽不急迫却是密密的交织着,将近处渠岸两侧的树木、道路和远处的农田皆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显『露』出一朦胧的乡土之美。

    我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脚踩着泥泞湿滑的道路,嘴里喃喃抱怨着这倒霉的天气,没有半分心思欣赏眼前的景『色』。

    自从当日决定前往陈留后,我与张任、陆雪便昼夜兼程、晓行夜宿,然而却不能饿着肚子赶路,因此途经一小城之时,我用刘正的『药』『液』洗去易容之物,恢复了本来面貌,壮着胆子进城卖掉品质极佳的玉坠,换了些钱粮,而城门及城中果然有我与陆雪、吴克、张任的通缉画像,其中我与陆雪的样子最为真切,吴克、张任则只有轮廓略似,都说“做贼心虚”,我虽变了容貌,却也不敢在城中久留,因此那虽然卖得实是贱了,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也只能忍痛而为。

    此后我将此消息告诉张、陆二人,其后一路上莫说城郭,便是稍大的村镇也不敢接近,只得夜宿于野,日行于僻,谁知前夜进了浚仪县境内,眼见陈留便在咫尺,天公却不作美,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这雨虽不急,却越下越密,没完没了,而我们当时身在野外避无可避,只得冒雨而行。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夜晚更是如此,连张任都被冻得脸『色』有些发白,就更不要说疲倦劳累的陆雪了,这丫头自小哪里受过这般苦,再加上饮食粗鄙,因此昨日天一亮便面『色』焦黄,神情萎靡,她或许还是记得我当初之言,那任『性』的『性』子上来,仍是执拗的强自支撑,若非我发现及时,怕是病得更加厉害,即便如此她额头也是滚烫,显然是受了风寒发起烧了。

    到了这个地步,我与张任自然不能在往前行,这时也顾不得男女大妨,我让张任背着她寻了个破败的土地庙暂为存身以避风雨,自己则孤身前往陈留县城,去联络“绅谊道”在那里的暗桩,先解这燃眉之急才是。

    想到陆雪那丫头病得七七八八的样子,我不由无奈的叹了口气,要知这年代就是普通的感冒都能病死人,更不要说发烧了,倘若因此得了伤寒,要是找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