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十一章 科举 (第1/3页)

    第五十一章 科举

    刘备进成都之后,当天一面派快马传信于荆襄,一面命人持加盖了州牧大印的文书去益州未归顺之地招降,随后又安抚刘璋及其一干旧臣及城中百姓,接手城中军兵,暂时分派手下人等职责,晚上又大宴庆祝,实是忙了个不亦乐乎。

    第二日一早,本以为刘备这新任的益州之主有诸多大事要做,定是异常忙碌,谁知他却带着庞统前来见我,实另我很是惊讶。

    想来手握荆襄如今又得益州,刘备当是美得做梦都笑,但如今看他的笑容中却带着几分苦『色』,我不由甚为奇怪,暗中用目光询问了一下庞统,而这家伙却也只是苦笑。

    请两人进到厅中,待仆人奉茶过后,彼此客气问候了几句,只听刘备感叹一声,脸上带着亦喜亦愁的神『色』道:“当子翼之面,备也不需隐瞒,如今得了益州之地,虽乃大喜之事,但益州初定需为之事繁杂,万絮千头,曹『操』围困襄阳,张鲁蠢蠢欲动,备实感可用之才不足,而知刘子初人在成都便去相请,谁知却无功而返也。”

    “黄权等刘璋旧部几已归顺,怎么会人手不足?”我听了后心中不解的想,但随之却也明白了刘备言中的隐晦之意,其实应非是什么人才不足,乃是自古以来统治者的驾驭权谋中最重平衡之术,但眼下无疑是原益州士绅阶层实力占了上风,这对刘备来说绝对不是个好现象,因此他不得不开始逐步扶持荆襄之士,以削弱西蜀的老旧势力,从而达到微妙的平衡,虽然我知道日后此法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荆襄士人集团在蜀中一家独大,可谓是利弊参半,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怕是如今刘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眼下历史上的蜀国“四英”之中,除了诸葛孔明外,蒋琬、费祎、董允都还未『露』头角,廖立及马氏兄弟都远在荆襄不得脱身,虽已调简雍、孙乾、伊籍而来却一时难解近渴,如今政务之上仅有庞统、糜竺、董和几个祖籍荆襄之人,确实是单薄了些,难怪不得不去请刘巴那“非常”之人了。

    想到这里,张了张嘴想要说话,但那“玄德”两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刘备见我欲言又止的样子,面『露』喜『色』道:“子翼若有言,尽可道来。”

    我苦笑着道:“使君以友待干之心,干心中甚明,然使君还是允干以使君相称为好,干实不惯以使君之字称呼使君也。”

    这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话说出,刘备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道:“如此备便不勉强,子翼既知我心,便以使君相称又有何不可?”一边的庞统见了我的窘状,也嘿嘿坏笑着。

    得刘备此言,我才稍微轻松的道:“先时使君寄于刘表之下,兵微将寡无所辖之地,子初先生不从尚有情可原,如今使君坐拥荆、益二州,绝不弱于曹『操』、孙权,天下隐已成三分之势,其又因何相拒乎?”

    庞统闻言苦笑道:“子初妄言曹『操』有‘征贤令’召集天下有才之士,又有中原、北地雄兵,若我主无胜其之处,便死不相从,统与主公苦思却不得良策解之,故不得不求助于子翼也。”

    我知汉代选官有察举、征召、辟除、任子等法,但到了如今却多重士人名声,少察其实际才干,因此求名而无能者越来越多,更使得众多真正大才之人埋没而难出,所以曹『操』才有了那个只重实才,不重名望,就算是做贼做恶不孝之人也可来做官的“征贤令”。

    其实对于我来说,自然知道有更好的方法,那便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唐朝考诗赋文学;宋朝考议论时政;明清时期考八股。目的是以“求才为本”,考题没有标准答案,都以文章来创造『性』地阐发主题,只不过后来明清时期的“八股文”之所以名声不好,主要是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写作,偏离了其本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