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八章 献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八章 献计 (第2/3页)

大破夏侯敦、夏侯尚三万大军,还直『逼』樊城,至于周瑜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皖城,如今又在围攻合肥,想到自己要与这令人闻之『色』变的人交手,曹植自然心中忐忑,如今又听素来聪明擅断的杨修如此说,更是有些心中慌『乱』。

    “德祖怎知合肥难守?”曹植稳了稳心神,眼望着大帐中烧得猛烈的火盆问。

    杨修虽然微微叹息,但神『色』依旧带着傲气,道:“张文远与乐文谦二人手中兵不过万,而东吴大军十万,何况尚有周公瑾运筹,合肥怎能不失?”

    曹植清俊儒雅的面容上略有『迷』『惑』神『色』,问:“李典已奉我父之命回转救援,其人好学问,贵儒雅,亦为智将,或可暂解合肥之困。”

    杨修听了有些不屑的道:“李蔓成纵然略有才智,又怎是周瑜对手?其若以凭坚城或可相抗,若在原野之上,必将大败。”

    “如此说来,植当速起兵去援,否则怎向我父交代?”曹植有些焦急的道。

    “哈哈……,丞相早知合肥难保,公子若真急速去救,怕才真无法予丞相交代。”杨修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大笑道。

    曹植『性』情随和,见他有些放肆也不见怪,况且自己也是随『性』而为之人,因此只是不解的问:“我父明明命我去救合肥,怎会如德祖所言?”

    杨修看了一眼他,自信满满的道:“公子所见丞相之信,其中如何所写?”

    “着南中郎将植率军三万五千以助张文远、乐文谦。”曹植一字不落的背颂道。

    “公子见其中可有‘速’或‘急’字?”

    “未有。”

    “可有‘合肥’二字?”

    “亦未有。”

    杨修狡诘的一笑,道:“如此便是了,丞相若真欲公子去救合肥,又怎不写明地点,又怎未有催促之词?由此可见丞相必知合肥难保也。”

    曹植沉思了一下,仍是疑『惑』的问:“我父若知合肥必失,何不直言?又为何命李典去救?”

    杨修眼中光芒一闪道:“此中之意实不可明言,丞相令李典去救,乃是为拖延东吴之军也,而不命公子速往,乃是欲使公子于途中闻合肥已失,而转往寿春,修料丞相必有密令与张辽,于事不可为之时,可弃合肥保寿春,此乃丢军保帅之计,如此又怎可明写于书中?若叫李典等人得知,岂不使众将心寒?”

    曹植听了只觉心头一懔,道:“闻德祖之言,想来其中真有此意,那植当如何而为?”

    杨修哈哈一笑道:“公子只需照常而行,不用过急,应多派探马,一得合肥失守之信,当一面在丞相下令之前自荐去救寿春,一面将此意修书一封送予扬州刺史温恢,并急起兵马而去,温曼基深受丞相所重,今得公子之救,日后必有所倚助,而张辽等人亦将感公子之恩也。”

    杨松望着眼前的两堆细软钱财,眼中闪烁着贪婪之『色』,左看右看真是哪边也舍之不下,不过论起难易来,显然刘备之事甚为容易,但刘璋确是富庶,所送之礼实厚过荆州,可若想让张鲁起兵助其击退刘备恐怕甚难。

    杨松皱起眉头,轻捋着山羊胡,半晌之后微微『露』出一丝狡诈的笑容,抬手将案上财物一股脑的收进木匣之中。

    “师君,如今已到进兵益州之时,切不可失此良机。”杨松尖细的嗓音在宽阔的厅中回『荡』,语气甚为激昂。

    阎圃想着当初这尖嘴猴腮的杨松之言,也赞同道:“圃以为可依杨先生之言,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必然心中焦虑,师君如此时大破其军,『逼』其返回荆州,则以刘璋不过万许兵马,怎是师君之敌?到时这益州之地,尽可为我教道场。”

    张鲁坐于正中,微眯着双眼似在思索,看了看张卫问:“你以为如何?”

    张卫犹豫了一下,皱了皱眉道:“欲得益州,自当占葭萌,然其关隘险峻,怕一时难以攻下,若拖之日久,怕是不利我汉中。”

    杨松这时嘿嘿笑道:“祭酒何必有此顾虑,松以为可叫教众多造攻城器械,刘备于葭萌关兵不过一万,亦无大将,又有数地要守,还要攻伐成都,其手中必无救兵,故若有充足器械,以师君数万大军,不出五日定得葭萌。”

    张鲁点了点头又问阎圃:“如今军中兵械可足?”

    阎圃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回师君,兵刃箭矢云梯等皆不缺,只是投石机、井阑二物因巨大且不利川中地形,怕是略有不足。”

    杨松眼中一闪,连忙接口道:“师君,此两物虽笨拙不易移动,然却乃攻城利器,尤如葭萌此等关隘,若要速破绝不可少也。”

    “阎祭酒,若在一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