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误打误撞 (第3/3页)
如今恐怕应还有一万五千之多,东吴应再吴攻江陵这样大城的能力了,再者以诸葛亮的谨慎,怎能不知江陵的重要?他既敢离开,想必应也知道江陵无险。”
实在是缺乏对抗周公瑾的信心,我只能如此自我安慰的想着,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却也不表明态度,只是随意的道:“孔明先生既亲往巴陵防周瑜,公安之地又有三将军在,长沙虽兵少,但既有公渊在,想必周瑜纵有妙计,也只能无功而返。”
说起廖立廖公渊,这人也是个怪物,《三国志》里说他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可见其自傲的程度,但却也真有才智,诸葛亮也称他为“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年不过三十就当了长沙太守,因此有他在长沙,想来也可不必担心。
赵云听了却赞叹道:“先生真不愧为‘天机’也,原来也早看出周公瑾之计,怪不得军师走前曾道若逼得周瑜退兵,先生当为首功。”
这可真把我说得糊涂起来,我去了一趟益州就逼得一代美男,智高谋深的周瑜白忙一场,还是首功?实在是莫名其妙。
我于是微微笑着含糊的道:“孔明实是过誉也,干些许所为,怎当得首功?”
赵云却摇头道:“先生哪里话,军师言若非先生料得周瑜之谋,将计就计护送陆雪她二人前去公安,让周瑜自以为能以孙夫人之兵出奇不意袭占了去,如今又怎能迫其无功而返?绝其rì后犯我荆州之念?”
什…什么?周瑜竟又利用我了一把?难怪当初陆雪去求他让我护送去公安时,他答应的如此痛快,恐怕若是没有那丫头去求,过不了几rì,周郎也会“哄”我走的吧?难怪张飞不随诸葛亮去巴陵,而是和赵云调了个“岗”,除了他外,谁能?谁又敢对付孙尚香?原来我这次又间接的“盗”了回书,不过周瑜却是碰上了智冠天下的诸葛孔明,说来还是这猪哥厉害,想当初我离开时他便叫我随遇而安,莫非他那时便想到周瑜之计了么?想想真令人浑身发冷,难怪人说诸葛之神机妙算近如“妖”也,我看我这“天机”的名号还是让给他算了。可他既然早料到了周瑜之计,何不修书一封挑明了了事,难道还想气死周郎不成?
误打误撞之下竟让我平白得了如此大的功劳,老天还真是“眷顾”我,可想想周瑜、诸葛亮这两个牛人,一个谈笑间用谋出神入化令人防不胜防,一个从容中料事洞若观火让人无所遁行,我实在是头疼如斗,勉强的笑了下道:“孔明既知周公瑾之计,子龙将军只需谨守城池,想来江陵可保无恙,干奔波数rì,已觉疲乏,yù先告辞回府休憩。”
谁知赵云却忽然莫名的笑了起来,铭心竟也抿着嘴强忍笑容,我又糊涂起来,问:“子龙何故发笑?”
赵云听了忍了忍道:“还有一事云需告先生知晓。”
我纳闷的看着他,一脸的茫然,心道:“难道还有什么麻烦事不成?”
这时铭心上前,恭敬的道:“嵇小姐尚在江陵城中,现暂住于诸葛先生府中,与黄夫人为伴。”
嵇云?!她竟还在江陵?听闻此消息我心中涌起异样的感觉,实在是难言其中滋味。
“嵇小姐如何尚未归返谯郡?”我努力的让语气显得淡然的道。
赵云看了看我,大有深意的道:“嵇小姐来后言江陵乃人杰地灵之所,便游于山水之间,军师知小姐与先生xìng情相和,故请其暂居于府,与黄夫人同住。”
莫非嵇云真的是……?我想着先是一喜,随后便是暗自苦笑,谁不想抱得美人归?但我是自家事自家知,因何能有如此之福?嵇云留在江陵不走,未必便是因为我,她本就是喜爱山水之人,留恋于一地也是常理,即便是因为我,恐怕也是为了我脑袋中那些超时代的新奇东西吧?
自己给自己泼了盆“凉水”冷静下来后,我平静的一笑道:“嵇小姐多喜老、庄之学,沉浸于山水之间也乃常情。”
说完我便转移开话题道:“孔明之智非干可比,又历来谨慎,他既放心而去巴陵,我也无可献之策,想来江陵周边子龙将军已多有探马,若有异常应可早知,只有一事容干多言,公安乃连接两岸之近地,其中又以油江口为最,若失此地,凭东吴水军之强,恐彼此再难相顾,将军当多多留心。”
赵云闻听肃然道:“先生之言,云必谨记于心。”
我点了点头,道:“如此,干便先返家中了。”说完便与赵云辞别。
独自走在隐约弥漫着一丝紧张沉闷的街头,我看着稀少的往来之人,很是惆怅的想:“倘若万一江陵城难免刀兵,我这仅是挂名的‘天机’,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