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巧不成书(一) (第3/3页)
人抬头看去,李忠乃北人,自不知,只摇头,而邓桦道:“正是。”
我点头,心道:“纵然是曹cāo平荆州比较顺利,但毕竟大战刚息,世必混乱,而商人逐利之xìng,实是惊人。”
我猜测这江南一地,必盛产丝绸,但不知其他有什么物品,便蒙着问:”除丝绢、粮外,竟陵尚有何产?“邓桦似乎有些奇怪的愣了下,道:”尚有麻布及柑橘,但也和其他地方相若,只是荆襄和江东随有丝,但却不如北方之多、蜀之jīng美。(三国时期南方以麻为主,丝织业远不如北方和西蜀,故曹丕曾嘲笑孙权曰:夫珍玩必中国,未闻衣布服葛也。)
我点点头,有些奇怪,后世江南可是出丝绸的主力,不知为何现在竟比不上北方?突然想到:“竟陵在我的那个历史上到出过一个大人物,便是茶圣陆羽,倘若我要能像他般弄点好茶出来,茶经就不用写了,岂不能发大才财?”
想着不由嘿嘿笑起来。铭心一直没说话,第一次赶车的他注意力全都放在马身上。好在驾车乃是驽马,xìng格温顺,不同于我所骑的战马。此时逐渐手熟,听我笑,心道:先生为何笑得如此不堪?
随着铭心越发熟练,我们的速度一再提高,傍晚时分,恰赶竟陵城门yù关时赶到南门。我这才放下心来,这乱世若要在外过夜,实在不够安全。
到得城门,只见护城河虽宽,但城墙却不高,亦不算宽,确是一小县。此时城上插曹军旗帜,城上城下亦是曹军士卒。见我们四人,虽有些奇怪,但我一身文士穿着,又骑马有车,知不是常人,也不敢多问,收过城门捐后,便放我们进城。(那时马匹之贵,不是常人可想,更不要说本就不胜产马的荆襄、江东一带。)
这还是我到三国第一次踏进一城,心中甚奇,坐于马上四下观望。只见面前一条街道,不宽,约可容三马并行,一直延伸望北,街道两侧有各sè商铺、酒祀,虽不稠密,亦不稀疏,此时天sè渐晚,因天黑便要宵禁,街上往来行人稀少,均匆匆而行。
我也不得多看,铭心催我速行,免得过了投宿之时。只好在来过此地的邓桦指引下,一直向北,穿过一条东西向之街道,来到名为福同之客栈前。途中我抽空问邓桦,为何东西街较窄,才知其两侧多住士绅富户,县衙亦在其中。
原来是“别墅区”啊,我恶想到。看来似乎竟陵城中只一南北主街,加上东西街,勉强可为十字大街,与我想像中颇像,全城成田字,平民自在边边角角。
福同店的掌柜、伙计显然未想到这时会有人投宿,且见我们一行车马,均知是大生意,忙一个个呼啦啦拥出笑脸相迎,要知道这时节能有大生意实在难得。掌柜待确认我们不但主,或许还要常住,一面吩咐手下带马到后院好生喂料,一面脸上笑开花的招呼我们。
要了两间上房,让伙计扶邓、李二人先进去休息,接着又让掌柜准备热水、饭食,我便甚觉疲惫的上楼休息,不再理那掌柜一脸谄媚。我亦知对待这样的人,越是客气,他就越瞧不起你。这种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