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无巧不成书(一) (第2/3页)
陆,而刘熙则惊讶得说不处话来,片刻之后才道:“熙今后应何处,请先生教我。”说着便要行大礼。
我忙阻之,苦笑道:“干亦为常人,星相一道,怎能尽知,若相问,唯有一言,厚葬尔父后,莫生他念,可保无忧。”
徐庶也点头道:“子翼之言不差,贤侄仅记既可。”
刘熙听了,躬身称谢。
望着刘熙一众远去,我怅然道:“前路茫茫,孰可尽之。元直,干亦别过。”
徐庶点头,神sè微黯道:“庶不便远送,若有再会之时,必扫榻而待。”
彼此拱手而别。
看着徐庶大军远去,我知道从这刻起,便要面对众多未知的历程,努力振作jīng神,一笑道:“我等也需起程,务要在天黑前赶至竟陵。”
之所以前往竟陵,乃是由于我知大战即起,荆州(江陵)(演义中荆州似乎并非固定一处,刘表初为荆州牧时乃指襄阳,而后期刘表身死至赤壁之战后又指江陵,罗大大实在把大家弄的晕头转向,本书中荆州即为江陵。)、襄阳、南郡、合肥等大城必有战端,虽说诸葛巧取襄阳、荆州(江陵),但逢战事,城必大乱。而竟陵乃一小县,历史上这期间甚为平静。我若不随徐庶而行,必先找一相对安全之所以栖身,待到时局平稳,再寻他处,因此竟陵便是一可居之所。
前往竟陵非只我与铭心二人,我亦向徐庶讨了邓桦、李忠二人随行。主要是这动荡之时,我和铭心实在无自保之力,邓、李二人久战沙场,武艺虽不高深,却强我们甚多,彼此又相对熟悉,李忠xìng憨厚,邓桦感我帮他寻亲之诺必无二心且经历颇丰,今后定是一大助力。
我坐于马上,看了看教铭心驾车的邓桦,深感徐庶之情。此番相别,送我马匹,见邓、李二人行走不便,又赠马车,虽简陋无蓬,却可卧。此外又赠金数斤,五铢钱三千文,实解我之愁。我亦知这时代金融混乱,虽汉武帝制五铢钱流传七百多年,但汉末多战乱,朝庭、诸候不懂经济之道,只觉铸钱容易,便大肆造钱,而民间亦有私造,一干所铸铜钱以千万枚计。而其质地又不相同,含铜量或高或低,无有定数,各钱之间由此又生兑换之比,实是混乱。相比金子则因稀少,到甚有价值,一斤金可换万钱不等。其实平rì里更多的则以物作市,绢、谷、麻均如钱币。(三国时银尚未成流通货币,此金融方面问题请看我作品相关中的文章)。
竟陵地域多水,河渠纵横,纵是秋末冬初,亦足具江南水乡风貌。这时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延路而行,道虽不宽,却不崎岖,一路之上,稀有行人。行到中午,忽闻流水之声,听声音,象是一条稍大的河流,等转过一片树林,果然有一条河流,虽然不宽阔,但也可行船。我闻邓桦此河之名,邓桦摇头道:“此河之名不知,不过却知是襄江一支流,顺河而上,可到竟陵。”我点头,看河两岸柳树茂密,亦有许多不知名的水生植物。
顺流而上,间或我竟见有运货之船经过,不由问:“这可是商贾之船?”
趴在大车上的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