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历史的偏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七章 历史的偏折 (第3/3页)

荣禄,并囚禁慈禧太后。

    事情结果大家都知道,光绪悲剧了。

    因为袁世凯得到光绪的兵变密诏之后,左思右想,最终向慈禧高密,出卖了光绪皇帝,也出卖了维新党人。

    慈禧得知情况,立即将光绪皇帝软禁,并下令捕杀维新党人。

    至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陆辰在阅读这一段的历史时,总是忍不住的想,如果袁世凯真的按照密诏的要求,诛杀荣禄,回兵包围颐和园,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华夏的命运会不会得到改变?中国还会那么积贫积弱吗?

    在这个时空里,历史就是在袁世凯身上发生了有趣的偏折。

    袁世凯此人在接到光绪密诏之后,左思右想,辗转反侧,最后把心一横,按照密诏的要求诛杀了荣禄,并回兵包围颐和园,惊险万分的囚禁了慈禧太后。

    慈禧被关押,光绪真正的掌权,各项维新主张开始得到顺利推行,中国走上了“光绪维新”的君主立宪制道路。

    在光绪的强令之下,大清帝国也迁都金陵。

    这一次维新变法挽救了帝国的气数,积贫积弱的帝国开始缓缓的释放出新的生机。

    在这个时空里,也出现了一战、二战、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很多近现代的人物也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比如孙中山先生,他从海外归来,成立了民党;比如毛太祖,这个牛人顺利的进入了体制内,成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首席内阁,并且主政了好几十年。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民党领袖蒋先生与内阁集团展开内战,最后是内阁大获全胜,蒋先生远走台湾。

    内战之后,华夏政权经过仔细权衡,在美苏两个超级巨头之间,依然还是选择了跟苏联建交,于是迎来了西方集团的封锁和压制。

    冷战、中美建交、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两岸大三通……这就是这个时空的历史,大方向上并没有太大的偏差,但是细节方面却越来越不同,特别是在华夏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越来越明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