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零四章 运河通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零四章 运河通航 (第2/3页)

经背弃了同中华帝国的联盟,转而倒向了英国。欧洲大陆上,英法两国越走越近,加上正在恢复实力的俄国。整个欧洲几乎都陷入了他们的影响之中。

    另外,在中华帝国的支持下,普鲁士王国、西班牙王国和比利时王国。三个国家的联系也密切了起来。普鲁士王国还在积极的拉拢奥匈帝国和撒丁王国。意图使得他们能够拥有对抗英法的实力。整个欧洲的局势,变得更加的紧张。对立的气氛,也越来越严重。

    时间进入到了1850年,整个1850年,都比较平静。各国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国内的发展上面。另外就是尽可能的寻找更多的盟友,以便在未来的世界局势当中,能够占据有利地位。

    1850年下半年,经过整整四年多的建造,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为此。拥有运河股份的中华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王国和埃及,为此支付了超过两千万英镑的工程款项。这还是因为使用了大量当地劳工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至少超过十万埃及劳工死在了运河修建的工地上。

    苏伊士运河,总长一百九十公里。运河的通航,大大的缩短了东西方的航程。这条运河允许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而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1771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1698英里,节约86%的距离。

    远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连接红海与尼罗河。一些证据显示这条运河的存在至少持续到公元前13世纪的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随后运河被荒废。

    苏伊士运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在随后的一千年中被连续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最终于公元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曼苏尔废弃。

    18世纪末拿破仑.波拿巴占领埃及时计划建立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不过由于法国人的错误勘定结果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着建立无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并在和英国势力的对抗中离开埃及。

    直到中华帝国皇帝在访问欧洲的时候,提出修建苏伊士运河。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国和西班牙王国的积极响应。随后,英国人更是要加入进来,最终使得运河开发公司成立。在几个大国的影响下,运河才得以顺利建设。

    1850年11月15日,中华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王国和埃及的代表,齐聚苏伊士运河北端的塞得港,主持运河的通航仪式。

    中华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