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7、赖着不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317、赖着不走 (第1/3页)

    柯小鸥皱着眉头,想着刚才江母说的那些个事情,心就在想,到底要不要把沿海一带的情况告诉她,如果不说,万一文出去以后真的学成那样,该如何是好,可是说了,人家会信吗,毕竟外面的高薪诱惑太大了。

    个人自有个人的路,早些年没有计划生育,华兴建厂时来厂的哪家没有几个娃,这90年代了,这些娃们都长大了,就算是双职工家属,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出路,许多家长不惜办个病退提前退休了。

    可就这样,供过于求,待业青年是越来越多,厂里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工作,还办起了绣花厂,特地从江苏请来了刺绣师傅教授绣花,前世的小鸥在空时就去听过班,还有一枚用废旧针头做成的绒绣针呢。

    绒绣刺出来的图案就象毛巾一样,没有针法讲究,只要配色好,扎针匀称,再加上修理简单,那个时候还真的给厂里增加了一份收宜,也暂时的解决了一部份女孩子的工作,可是这个好景不长,只办了半年,绣花班就垮了,什么原因小鸥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厂里又办起了小加工厂,组织待业青年加工无线电上用的电组,缠絧丝,实行的是多劳多得制,而且还能把东西领回家里加工,手快的,一天就能赚好几块钱,一个月积攒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那些时间满厂里那些闲着无聊只会打麻将打牌渡日的妇女,青少年都不在满厂的乱蹿了,而是一人两个脸盆,一个装成品,一个装来料,坐在家门前,一边聊着天手里的活计也没落下。

    可以说国营大厂对待职工家属还是很照顾的。归到于后来,华兴破产被私人收购,工龄买断。许多人为了找到更好的前程而离开,而华兴也不复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景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华兴也在变,家家户户也都装起了防盗窗,防盗门。而华兴也不在是单一的职工宿舍了,许多户人家离开之前都将公改房卖给了小镇上和以前大山里类似徐家湾那种村里出来的住户。

    柯小鸥重生前,已有近七、八年没有回去华兴了,那边到底变化成啥样她也不得而知了。

    想想过后,小鸥还是把广东那一带的情况和母亲说了一下,特别是在她知道那家酒店位于东莞之后,更不想让厂里这些原本纯良的女孩子们落到那样灯红酒绿的环境里。

    90年代初。东莞做为一个新型工业城,集聚了许多私营厂,所以那边的娱乐场所相对别的地方来说要更多一些,色情场所也很多,那时候的良家女子根本不敢穿黑色的衣服上街。因为那是不良女子的招牌。

    前世的94年小鸥有一次去东莞出差,她不懂当地的这种潜规则,穿着一件新买的黑色真丝衬衣坐在中巴车上,差一点就被人调戏了,而且就有混混直接在中巴车的后排座上直接与风尘女做那些苟且之事,当柯小鸥到达目的地时,脸都吓得惨白惨白的,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