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调味品国产化 (第2/3页)
他?
但是那位如今已经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的前队友却帮他大伯进行了一番辩解,“大伯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他管理十分严格,也从无私心,这样的人现在可不容易找到啊!至于他当初创业失败,主要是因为他这个人不懂市场营销,但产品质量其实是相当过硬的。而对你这个调味品厂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在意市场,因为全中国就这么一家,需求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你现在可是总局的红人。大不了跑跑关系,甚至礼都不必送、最多说几句好话就能够让全国各级运动队都用你的产品而不是进口货了,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并且比进口的便宜就行,这两方面都是他可以做得很好的,而且他的人品绝对可以放心......”
高军一听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便让他暂时代管企业的筹建工作,结果令高军非常满意,而他也高兴地重新上岗、成为了这家国内独一无二的运动员专用调味品厂的厂长。在这位宋国强厂长的领导下。这家企业给中国的体育事业贡献了大量的合格调味品,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开始之前就提前结束了运动员专用调味品需要进口的历史。而高军每年也能从中获得多则一千余万、少则几百万人民币的利润,虽然不算很多,但胜在稳定。不过这家企业的真正大发展,还要等到将来高军退役了以后,当然那就是后话了......
此外,高军还准备建一个足球学校。但他深知如果没有足量的喜欢足球的小孩作为基础,足球学校办得再好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因此在建立足球学校之前,他决定先对校园足球进行投资,考虑到中国人极度重视升学的传统,他只针对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小学阶段着手。方法主要是给某些小学赞助合格草皮及维护的人员费用并提供符合要求的足球体育教师。甚至直接捐建“足球希望小学”,这一方面是为了直接发掘和培养足球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校园足球建设摸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