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邓的任意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邓的任意球 (第2/3页)

汉姆,特地将球设计成适合踢弧线球的材质与结构,这样威震天下的“贝式弧线”就变得更加犀利了。而落叶球或者说电梯球要到c罗成为世界顶级球星之后的2010年世界杯上,球路飘忽不定的“普天同庆”推出后才会变成破门率最高的任意球踢法。事实上,在历史上那场经典的中法之战中,小邓当时之所以能够踢出小儒尼尼奥那样的“s”型落叶球,与那场比赛中率先使用了“普天同庆”也不无关系。

    足球本身的特性对于任意球来说影响其实是相当大的,举例来说,如果是对足球历史相当了解的老球迷,就应该知道,在2002年“飞火流星”推出之前,亚洲、特别是东亚球员之中是很少有人能在世界级的大赛里依靠任意球直接破门的,而2002年以后就越来越多了,这真的只是因为东亚球员的任意球水平提高了吗?

    20年代末踢过足球的人都知道,那时的足球明显比现在的更重,对于力量和爆发力相对较差的东亚球员来说,较重的球不容易踢出很高的速度,但对力量和爆发力更加出色的欧美与非洲球员来说,这却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2002年世界杯上国足会被卡洛斯的那记超高速任意球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亚洲比赛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快的球速。),因此差距就拉开了。

    而2002年以后换了较轻的足球之后,东亚球员也一样可以踢出速度奇快的任意球,虽然欧美与非洲球员踢出的球初速依然更快,但因为较轻的球存速性能较差(军迷都明白),因此足球飞行末端的速度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身体素质的影响被大大削弱,踢任意球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纯技术的比拼,而如果只论技巧,东亚人其实是有优势的(之所以在比赛中表现不出来是因为身体素质有差距)。

    当然,对于很早之前就以落叶球闻名世界,还曾经踢出过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