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 (第2/3页)

健过来坐,咱们在这好好聊聊,等咱们港督大人带专员过来!”陈榀说着把荣智健拉了过来,三人坐下后开始互相聊了起来,很多话题都围着淳安县在谈,侯卫华建议国内的垃圾回收体系可以参照国外,街边的垃圾箱可以做一个隔,一边是不可回收的垃圾一边是可回收的垃圾,让老百姓们从城市化建设地初始就养成这个习惯,将来淳安作为全国示范点,也好让其他县市参照执行,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要大力执行。

    荣智健则跟陈榀说起了一个让他意想不到地情况,“我听说离上海没多远的地方有一个叫华西村地地方,那个地方早在60年代就开始偷偷默默的搞五金加工厂了,现在土地承包到户他们村也没有划分到各个农户家中,而是集中起来准备搞工厂,听说目前华西村发展的不错,你们在淳安的建设上面可以到华西去了解一下情况!”

    陈榀听到这里用力拍了一下大腿,自己怎么把华西给忘了,当初还到华西村去旅游了,哪里的华西集体搞得相当不错,吴氏父子作为华西两代记,把华西打造成为天下第一村,这可不是一般人啊,现在的吴老记还正值壮年,他的眼光以及想法不正是自己一直想要找的吗,陈榀想到这里恨不得马上飞回大陆前往华西村,把吴老记给请到淳安去,好好给淳安的老百姓以及记们上上课,把他那超前的想法说一说,让大伙见识一下敢为天下先的华西老记在壮年是多么优秀。

    “什么!60年代就搞五金加工厂了?他们的胆子也太大了一点!那个时候可是在公社的管理下呢!他们怎么应付上面领导的检查?难道就没有人检举他们吗?”侯卫华不敢置信的说道,要知道5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地方就陆陆续续的吃起了大锅饭,人民公社为生产单位在全国占据了主要基层领导地位,那个时候都以大队形式存在。而华西大队能在60年代就搞五金加工厂,这不得不说是把头颅挂在裤子上地行为。简直就是不要命了。

    “是啊!他们在69年的时候利用4间破屋,办起一个维修农具地小五金工厂,当年就赢利5万元,在“全国学大寨”的年代里,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过这步棋还真被他们走活了,现在他们的五金加工厂可办的红火的很,新农村建设地示范点我看就可以定在他们华西村,咱们在淳安有了城市建设示范点。华西就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还好目前华西还在起步阶段,正好可以给那些地少人多的村庄一个示范的作用,在人均几分地地情况下,要如何发展不同地致富道路。”荣智健这些消息也是从上海那边得到的,依照江yīn离上海没多远的这一点,就足够使得上海一些权要知道江yīn有这么一个华西村了,再加上全国改革的风cháo已经有几年了,华西也没有那个必要隐瞒什么,反而借助合作社把村办企业搞的红红火火起来。不仅仅把路给提前修好了,还订购了不少拖拉机用来运输。

    “我看完全可以把华西定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而且咱们也要给予华西一定的政策支持,这个问题等到我回大陆的时候好好跟主席谈一谈,再安排人到华西的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华西目前地建设情况。等到我们淳安成为新城市建设的示范点的时候,我想华西这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也可以同时对全国人民开放了。”陈榀听到荣智健的话后马上回答道。华西是中国农村地一个特例,这不知道是吴老记带头人做地好还是华西所有村民本身就有很强的凝聚力,使得一直配合老记把华西建设成为天下第一村。

    “反正这个事情我是告诉你了,怎么做在你,目前国内物资建设占据了主导地位,我看主席是很不高兴地,jīng神文明你们也要多抓抓,不要让这些贫困许久的百姓一下子就全部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