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全国首次招商结束 (第2/3页)
招商是他们决定在国内找代理商地一次决定。也是响应国家号召招商引资的一次行动。范明清将来也会长期代表研究所驻守淳安。
“那好!我们现在就可以签署投资协议,一周之内500万研发经费的钱就会转入你们研究所的对外账号。”包玉刚豪爽的对范明清说道。销售10万台对讲机也许在外人看来很难,可是对于有数十条油轮被称为世界船王的包玉刚来说确十分容易,香港房地产工地肯定会需要对讲设备,香港jǐng署也肯定需要这样的设备,造船厂也需要,其他国家的jǐng署以及工厂可能都需要,这个数量可不是一个两个,可能包玉刚自己企业吃下的对讲机都可以达到几千对,就更别说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商能吃下的数量了。
“太好了!这是合作合同,您可以看一下,我们也请来了法律顾问,他就在招商会场的最前方,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拿合同去咨询他。”范明清高兴的把研究所的合同拿了出来,并且把鲜红的印章也拿了出来,笑着把合同递给包玉刚后对他解释道。
由于这次招商是第一次对外招商,杭州市委特意委派了2位律师过来,好解决外商不了解的法律问题,以免签署合同后产生纠纷,这不利于今后我国的招商工作,所以范明清才会由此一说。包玉刚结果合同后把合同递给自己的助手,他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也是投资方面的专家,他知道这个项目的价值,因此并没有反对包玉刚作出的决策,在看过合同之后,助手对着包玉刚点了点头,之前就研究过大陆的各项民事法律以及专利法,因此看起合同来相当的快,知道这些条款都没有问题后,包玉刚笑着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合同一式三份,包玉刚一份、研究所一份,还有一份是留在淳安县的,到时候要凭借这个合同来租借土地,获得生存权以及销售权。
陈榀坐在会场的中间,看着包玉刚第一个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笑着接过他们递过来的合同。再上面盖上了淳安县县委的大印,等到这个章盖完之后,这份合同就正式生效了,陈榀拿起合同看了看,知道这次包玉刚捡到了一个大便宜,对讲机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可能也就是人民币200元左右就能生产一对,这还算上了人工以及税等等支出,就算加上运输以及广告。这样一对对讲机的成本也不会超过300元,在国内就算以600元一对的价格出售,包玉刚都能赚一倍地利润。如果在海外销售的话,那么一对对讲机可以赚2倍左右的利润。
“老哥,你可捡到便宜了,没想到你还找的真巧。一下子就给你找到新型对讲机这个项目了。我可是十分看好这个项目,不会吃亏的!”陈榀的话让包玉刚得意的笑了出来,这次可能没有资金在投资其他的电子产品了,剩下的一亿一千五百万要搞游艇制造厂以及茶饮料企业,这样说起来他地资金还会有些紧张,没有了工作任务的包玉刚陪着陈榀以及范明清坐在会场的休息区聊起来了。
两个多小时后,一些签订了意向协议地华商都纷纷坐了过来,还有不少华商在兴致勃勃的观看各种专利,鉴于这样的情况。陈榀直接安排王小国去把厨师请了过来,在这边生活做饭,大伙直接到这边吃了,天sè也慢慢黑了下来,数十只灯把会场照耀的如同白昼。特种作战部队炊事班地战士也把野战炊事工具拿了出来。由杭州过来地厨师开始在战士们的配合下做起饭菜来。
看着坐在这里的华商,他们有的是直接签订了合同。有的是一个项目被几个人看好,需要竞争之后才能拿到,陈榀看着还在看专利的二十多名华商笑着对包玉刚说道:“这次时间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