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新型装甲车 (第2/3页)
,新武器的jīng密度要求太高,所以不能批量生产,只能靠我们制造厂为你们部队生产枪械,现在特殊合金数量有限,也只能等等了”苏研凡想到国内现在的生产工艺设备就一阵失神,中国并不是设计不出好的武器,只是能研究出来而不能量产的话对整个大局都影响不大,好的工业基础是国家科技发展最大的制约。
“那也只能这样了,先把能做的都做了,现在部队都还在组建挑选当中,两个月后能一个师装备上最新的武器就可以了,这可是有大用处的。”李国强也无奈的只能接受生产上的事实。
“我就先回去了,到时候第一批枪出来了就马上通知我,我派人来拿。我还要到装甲研究所去看看,就多麻烦你了苏所长”李国强说着就起身离开了轻武器研究所。
第二天一大早李国强就带着人赶往吉林的装甲研究所,这里李国强还是第一次过来,挨着中国的老工业区,新合金钢材也容易运输,所以上面就把新的装甲车研发工作交给了吉林的装甲研究所。
李国强一到装甲研究所,装甲研究所的所长以及所里的领导等一众人员全都等在大门口。李国强下车把自己的证件给安全部门验证过,与门口等候的人一一握手互相问好后才和众人走进了装甲研究所。一路上装甲研究所的高所长介绍着研究所的各个部门和历史,由于李国强的要求没有去研究所的办公室,直接来到了装甲车装配室的陈列房。
李国强一进陈列房就看见停放在那的装甲车,73式步兵战车(也就是后世的86式步兵战车)和73式轻型轮式装甲车(ql550轻型轮式装甲车)以及中国73式伞兵战车(zbd2000伞兵战车),高所长带着李国强走到这些战车前一一介绍到。
“73式步战车的战斗全重13.3吨,柴油发动机功率293马力,单位功率22马力/吨,这些数据指标与原型车──bmp-1相比均有所下降。它采用动力舱前置方案,发动机位于车体右前侧,可保护后面的乘员舱不受来自前方火力的杀伤。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利用机械助力cāo纵装置驾驶车辆。车内有供驾驶员夜间驾驶用的红外夜视仪,车长位于驾驶员的后面,有自己专用的一套观察仪器,包括红外探照灯。中部为炮塔,系车长右侧,炮塔上装有1门73毫米低压滑膛炮,炮身上方装有单轨反坦克导弹发shè架,用于发shè有线制导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
车体后部为载员舱,可载员8人,他们背靠背而坐,两排座椅中间是主要燃料箱,车后的2扇车门内有两个附加油箱。载员舱顶部有4个长方形的预备舱门,每个载员都有1个shè击孔和1个观察镜,最靠前的2个shè击孔是56式或班用机枪shè击孔,其他是供56式冲锋枪或自动步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