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打开并不存在的门 楞严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打开并不存在的门 楞严咒 (第2/3页)

聚齐,注定了你未来的应劫方式与别人不同。”

    众人见他说话时,一字一句变得缓慢而铿锵,似乎他的话敲打在每个人的心灵上,一会儿是说不出的难受,一会儿又是莫名的喜悦,大家更感不可思议起来,却不知他正在与波旬对抗。

    欣悦禅本以为自己重生后,已经万事大吉,没想到刘迦说出此番话来,一时她竟想听下去,看看自己的未来到底会出现什么状况,忍不住道:“我在死前遇到的那个老和尚,不是你变出来的?”

    刘迦又道:“我只是在你和老玛离开的时候,发了一个相助你二人的愿,那愿从心体中出,如何变现,全在你二人的心念上。”他知道波旬善能利用人的惯xìng积习,而自己仍有许多积习尚在,如此分心,早晚被波旬利用,因此暗道:“我得尽快说完,倘若我被老贼利用,这里的人全都会自蹈轮回。”

    他有此一念,却在无意中渐渐急燥起来。

    刘迦继续道:“凡所有心念,都是造作,也都会自我平衡地完成因果循环,只看器世界如何选择时空定位而已。如果那时你没有被玛尔斯带走,今后所受轮转之力,势必在种种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完成,也就是分作千生万世来完成。可你因缘所在,离开此三千世界,让器世界的系统感受到了你将逃离受报时空而破坏系统平衡的危机,那背后的业识规则立刻自动调整,将你的业所形成的识随着你求生的妄念,顷刻完成转移,让你在另外一个三千世界完成受报的过程。”

    他见欣悦禅不解,微微叹道:“你看到的那老和尚的形象,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倘若你信心足够,你变现出来的老僧,必会相助你的神识定位到西方极乐或其他净土,在诸多修行先达者的护持下,从此摆脱轮回。可偏偏你执见太深,一定要认为只有身体才是可信赖的,因此失去了脱困的良机。你自导自演地完成了一个打破旧身体、塑造新身体的过程,却不知那是你的妄念在引导业识相随,将你千生万世的业识转进了小摩尼珠。你体内那小摩尼珠,含藏着一个三千世界的信息,却也更加完整地含藏着你千生万生以来的造作力道。”

    说到此处,他站起来,长身挺立,肃然道:“悦禅,你体内的小摩尼珠此时没有发作,是因为机缘不到,但任何时候,都可能因你争强好胜的心念刺激它,使之本无属xìng的状态彻底打破,一旦机缘成熟,那无xìng的小摩尼珠立刻就会将你毁掉……而且由于其业识内容过于集中,你势必会反反复复地重演这个死不如生的过程,直到你的业报力道终于完成平衡。”(过于集中??最后暴发?而且是反反复复暴发?难道他又是在暗示偶的股票早晚会暴发xìng上涨????而且还涨停不止??)

    他此话一出,欣悦禅终于明白,自己并非逃脱了轮回大道,而只是换了一个进入轮回的方式而已。她先前的兴奋与自满刹那间消失殆尽,心中反而尽是失落与恐惧。

    刘迦见她呆立无语,知道自己的话多少起了作用,当下不再多言,长臂大展金光,破禅锋飞扬而出。刘迦对着远处朗声道:“波旬,何必躲躲藏藏,不妨现身,咱们好好聊聊如何?”破禅锋也跟着笑道:“波旬老仙,每次只有在你老人家现身的时候,我才有出来风光的机会,你这么老躲着,时间长了,我真只有神物自晦了。”

    却不知那波旬躲在yīn暗处,早将心神隐匿得无影无踪,正在暗骂道:“呸!你叫我出来,我就出来?你算什么东西?你以为你是玉灵子啊?”但转眼心中难受起来,更加骂道:“他妈的,难道玉灵子就能把我叫出去?老夫……我我我……。”他想起玉灵子的形象,心中不仅愤怒,外加一丝委屈,似乎那飘逸洒脱的老仙,竟不小心被一只老鼠咬住了小指头,隐隐有难以述说的痛痒之情。

    但让他稍有安慰的是,在刘迦的心念反应中,他看到了刘迦的急燥和潜藏的积习,让他又感到那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刘迦见波旬没有响应,那心体感应已无前时的动荡,他暗道:“这波旬来去自如、变化莫测,真是天下修心者的劲敌。”(来去自如?变化莫测?这波旬好像股市上的庄家啊……呜呜呜……。)

    他转头正想对欣悦禅和临将臣多说两句,却忽见临将臣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把芥子,微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刘迦微微细辨,暗暗奇道:“这临将臣学会了楞严咒?哦,是了,他前些rì子一直在看楞严经,虽然没看懂,可他居然有心记下了这楞严咒,倒是难得。”

    他哪知道,临将臣确实没看明白楞严经,可见到其中的楞严咒以后,又见经中说此咒“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他立刻心生大欢喜,暗道:“我是正宗,天下全是外道,这咒语是专门给咱们僵尸护法的,不错不错。”至于此咒能“拔济群苦,毒害难侵”之类的说法,他倒完全不在意,当时便把这楞严咒给记了下来。

    临将臣压根儿没理会刘迦刚才的话,一心只想和欣悦禅决个胜负。他这次准备全力以赴地再打一次,而所谓“全力以赴”,自然要将这“维护咱们僵尸正宗”的咒语给用上了。

    刘迦没去探过他的心思,自然不明白这僵尸的怪念头,反而以为他跟随自己时间长了以后,耳闻目染,终于开悟而深信佛法了,暗自喜道:“临将臣转过这一念,从此势必会戒骄戒躁,戒杀戒血,早晚也必脱此肉身而成就无量智慧,是我佛门喜事啊,天下众生之福报啊。”

    他正待开口赞叹,又见临将臣五指将芥子逼向身外,他点头暗道:“嗯,他想做个结界,同时念动楞严咒,以求佛力加持呢。”他刚想赞叹临将臣活学活用,忽然想到:“咦,他求佛力加持,要做何事?难道他还要再打一架?真那么固执?”

    “佛力加持”一语,常常出现在佛门经藏与各种论述中,但其意义颇深,咱们不妨当作凑字数,顺便聊聊这话题,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啦,看官不必先急着给我脸sè,看完再计较……经过股市各个庄家老大的长期调戏,偶已经没有脸皮可言了,甚至是忘了脸皮的知见了。

    有道是“诗三百,一言以蔽矣,法万千,一心能贯之。”世事变迁、万象生灭,究其根本,尽在一心之体,除此之外,更无别事。

    但此心不是咱们平时所说的思想和意识这个心,更不是心脏那个心,是指能生万象、能灭万象、能生万法、能灭万法的那个“能”。但咱们思想意识的那个心,也是由此而来,并非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且思想意识那个心,与此叫做“能”的心大有关联,甚至关联到其差别只在“执”与“不执”而已,因此常常被没有深入研学过经典的哥们儿误会,这也难免。

    有哥们儿疑道:“佛力加持?那佛祖老人家他真会加持偶?他不是无为吗?不造作吗?不住相吗?这一加持,岂不造作了?岂不住相了?”

    晕啊,谁说佛祖是“他老人家”来的?咱们习惯的看法中,佛祖总是一个人,或是一类高级生命,因此立刻就会非常惯xìng地以生命的知见为基础,去判断他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思考基础,是相续相养成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嘛。就咱们习惯的生命而言,不管形象如何,多少总得有点思维吧?就算不是人的思维,本能什么的,多少该有点吧?或者多少总得有点生存规则吧?不管你能力大小,能突破多少现有规则,甚至是突破不可想像的规则,就算得道了,无为了,那“无为”也是一个状态下的规则吧?

    误会常常就出在这从下向上的、看似符合逻辑的推演过程中。因为这逻辑的基础也在咱们的知识和经验的成见上,一旦与此成见相冲突,往往觉得荒唐,不可思议,无法理喻。

    一个修行者,如果到了至境,就如《维摩诘经》中所说的那样,“佛身无为,不堕诸数。”那种境界,是任何由数字来定义的宇宙规则无法去判断的,也就是不受共业形成的知见支配,他是zì yóu的。有心的哥们会疑道:“那……他到哪儿去了?”哪儿也没去,合于心而已,心无形无相,无为而不为,可变现三千世界的影像,又可幻化你我这看似不同的差别众生。

    所谓求佛力加持的过程,相当于下面这样一个推演:

    第一,心体唯一,而且万能,凡所有相,包括器世界的星河大地、天界时空,人的动作、语言、意识等等,皆从此中幻出。

    第二,修行到极端境界的先达者,合于心。比如诸佛,无相可得,凡夫只知其名号。

    第三,咱们所要成就的世间和世外事,皆由心出。想要有针对xìng的用心发力(就是说你想成就什么事),心力越纯越好,越专一越好。但你不知如何用心,甚至心在何处,什么状态,你全然不知。就算你知道了,由于惯xìng所在,根本无法恒常专注地打破知见障碍。

    第四,基于上面第三点,你心灰意冷、潇涩苍桑,百无聊耐,得过且过……但忽然想起来,你知道诸佛等先贤者的名号,然后又联想起chgor上面提到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哎对了,念其名号,诵其咒语,无疑是用语言和意识直接指向心体,总算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走上绝路。

    呵呵,本来最简单的法子是自己放下妄执,中断积习惯xìng,中断相续相,返观本源。可咱们不相信自己、不能承担当下、无法舍离贪yù痴爱等等,总把障碍真得当作是障碍,要打破障碍而进入后面的世界,总习惯找个门或是通道什么的。先贤者们慈悲之极,顺着咱们的习惯,给咱们一把钥匙,去开那道本来不存在的门。就像婴儿想喝母亲的nǎi水,喝不到就要哭,你想让他安静下来,便拿一个塑料nǎi头给他衔着,他以为他喝上了,也就是他的知见认可了,便不哭了。

    因此说,求佛加持助力,只不过换了一个你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