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明朝武将的选择 (第2/3页)
,之所以和杨家,李家的下场南辕北辙,是科举制度强干弱枝的政策造成的.
其实何止关宁军是弱军阀,明末科举制度强干弱枝的政策还造成了弱势的地主集团,五胡乱华时期的地主建立了一个个独立的坞堡,独立性相当大,看上去八面威风的一个个胡人政权,实际上根本和占领中国的鬼子没什么两样,只能控制城市和交通要道而已,非但如此,因为胡人文化水平低下,以及胡人之间内斗激烈,胡人政权反而要让汉人世家的子弟出来当官.胡人政权一方面要防止杨家,李家这样的汉人军阀反客为主,一方面要对抗汉人世家的政治攻势,能稳定自身政权就不错了,强行攻打南方东晋政权的结果,就是前秦的风声鹤唳.
所以北魏要想统一中国,就不得不把杨家,李家等军阀花费巨大代价整合进来――但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杨家,李家这样的汉人军阀最后反客为主.而关宁军身为弱军阀和杨家,李家的强军阀根本没有可比性.
至于身为农民起义的李闯,在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哪有那么容易修成正果?你不依靠起义农民,那么没有基本盘的你,地主何必在乎你?而你要依赖起义农民这个基本盘,那么和大地主的矛盾就不可调和,因为王朝末世的矛盾说穿了就是资源不够大地主以及自身宗族和农民分了,所以才有起义农民这一说.起义农民和大地主无论文化水平和组织能力都差的太多了,所以农民起义无法夺取政权,至于朱元璋虽然扛着红巾军的大旗,实际上一直是独立募兵的地主武装.
所以最后的结论可能很多人都不接受,实际上明末救亡图存的希望,如果不算小说中的穿越者的话,其实在关宁军身上,事实也证明了,脱离了明朝文官的瞎指挥,实际上关宁军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吴三桂几乎夺取半个天下,如果不是吴三桂岁数实在太大了,死得早,外加进取心不足,康熙那毛躁的样子,还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呢.
神州陆沉的罪人,其实不是吴三桂,也不是洪承畴,而是那些忠心耿耿的大明忠臣们――因为中国的规则就是三百年改朝换代一次,假如明朝灭亡的早一点,按照东北渔猎民族的堕落高速度,人财物远远少于中原满清根本就没有夺取天下的机会.而能给封建国家续命,强干弱枝的科举制度,就是神州陆沉的真正的幕后黑手…….
虽然有人会说关宁军是汉奸,东江三顺王是汉奸,忠义之士,大明赴死的藩王等等……不过我提醒一句,责权利是对应的,大明朝把大量土地划给藩王,还给官员士绅免税,藩王和士绅这两个阶层明显的付出还不够,而对于流血流汗的边军来说,能坚持到1644才投降满清已经可以了,这战时流血流汗,平时当苦力,老婆出来卖,还不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