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冲突 (第2/3页)
毕竟在祖青云看来,刘弟这人好说话,又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好对付的很,只要不被这愣头青杀了,就一切好说.
战地医院里的军官们却是发现领头的白面军官面色不善,都觉得这趟浑水躺不得,于是装睡的装睡,装病的装病,没人出来做和事老.
“不跪下,放下武器,那就是敌人了!”白面军官冷哼一声,把手一挥,几十只火枪中的第一排轰然开火!
关宁军是来抢亲的,顶天预备着打架,哪里会想到对方直接火并,身上都没有甲,离得又近,顿时六七个人惨叫着倒下,在地上翻滚起来!
祖青云哪里想到对方下手如此之狠,顿时呆住了,刘家军火枪第一排的士兵却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装弹,瞄准,再度对准了关宁军士兵.
这可怎么办?关宁军士兵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虽然自己这方面人多,可是没有甲,冲击严整的长枪阵就是自杀,有心想跑,又怕失掉了战兵身份,只好一个个口里说着误会,准备放下武器……
“哼!军伍中的一点小事,就直接杀人,你们这么嚣张,刘弟将军知道么?青山居士知道么?”一阵马蹄声响起,祖青云抬头一看,却是呼呼啦啦来了数百人的马队,也都是锁甲护体,高头大马――有这排场的,在刘家军之外的,也就是祖大寿了!
祖大寿也是谋定后动来着的,这人政治上的狡猾不输于任何一位文官,他的算计也是两头不吃亏,祖青云能用软手段给自己找到一个军医固然是好,找不到也不吃亏――如果和刘白羽交恶,也会让崇祯皇帝信任关宁军不是?
崇祯皇帝将袁崇焕下狱问罪,祖大寿既寒心又害怕,率部东走,崇祯皇帝无奈之下让袁崇焕写信招回祖大寿,孙承宗也遣使抚慰,请祖大寿立功赎袁崇焕之罪,祖大寿便又回到了关内.
1630年(崇祯三年)春,后金军攻克明朝永平等四城,皇太极听说祖大寿的族人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就命令军队去抓人,得到祖大寿一个侄子及其亲戚家属。皇太极给祖大寿侄子一所住宅,并派兵监视。
于是祖大寿觉得多疑的崇祯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于是他自己从不只身离开军营,出入都带着大批亲兵,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只是关宁军的钱粮还是得靠崇祯皇帝,所以崇祯皇帝的信任也很重要,这次和刘家军起了冲突,祖大寿其实心里是相当高兴的.
如果刘家军的首领是和自己一样的丘八,祖大寿可根本不敢这么玩,大明朝的军官在文官看来,不过是领着朝廷军饷的土匪,只要不出乱子,土匪头子火并关朝廷屁事?
不过刘白羽是当世大儒,自然要脸,所以祖大寿才敢耍一把威风..
只是祖大寿没有想到的是,白面军官根本不买账:
“一连监军白承恩奉军法行事!无关者请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