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2愿做明朝的张议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2愿做明朝的张议潮 (第2/3页)

自然是懂得.”刘白羽淡淡的说道.

    “我自然是相信白羽深明大义的,这次陛下是受了钱龙锡等阉党余孽的蛊惑,现在已经…….”叶向高说的这些,他自己都不信,不过又不能不说,大冷天却是满头大汗的……

    “什么阉党,东林的,都是糊弄不知道京城里边水深的读书人的,比方说叶先生的弟子王化贞不也扣了一顶阉党的帽子么?对了还有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的阮大铖,被摆了一道,愤而出走,然后就莫名其妙的成了阉党,所以这阉党东林本来也是难说的很…….”

    叶向高和刘白羽是忘年交,和刘白羽极为亲密,觉得刘白羽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这种脑洞大开,一句话吐糟几个点,让习惯了温良恭俭让的叶向高极为吃不消――如果是东林党那种强词夺理也就罢了,刘白羽的吐糟则是让人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阮大铖这事是东林党的痛楚,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臭名昭著的阉党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

    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愤怒了。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

    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魏忠贤当权时,他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现在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

    崇祯二年(1629),魏党事败,他上书指出东林与阉党都“党附宦官”,应该一起罢去(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上了第二本)。然后他上京任光禄卿。崇祯不听,结果他名列逆案被罢官.

    所以魏忠贤轻轻松松打到东林党这事其实也是东林党内**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内斗的结果,杨涟甚至想取代叶向高的位置,故而在王化贞案件中支持熊来倒王化贞,进而打到王化贞的恩师叶向高,没有杨涟窝里反,魏忠贤想打到东林党也不至于这么轻松……

    当然这种破事东林党人一向是失明的,总是说天启昏庸,魏忠贤残暴之类,其实说实在的,就杨涟热衷窝里反的本事,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