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一个不留 (第2/3页)
于是当袁崇焕的军队冲入堡垒以后,发现袁崇焕用兵谨慎,没有完全包围的那些蒙古人就纷纷向着堡垒的另外三个方向逃跑。被关宁军的骑兵冲击获得了几百个斩首,祖大寿生怕这是皇太极的诱敌之计,不让继续追击,于是也就不能有大的战果了.
不过因此,那些搜索残余蒙古人的关宁军小队,也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很快地推进到堡垒里,满洲人监军所住的那个宅院前面。
现在很多没有逃掉的蒙古人,都聚集在这个宅院中,准备着最后的负隅顽抗。祖大寿为了抢功劳,亲自出来捉拿这个满洲人监军,自己下了马,在护卫的簇拥之下,来到这个宅院前面时,他的兵丁已经把这个宅院给团团围住了。
前面的进攻也是太顺利了,祖大寿也就命令着自己的兵丁再次发起进攻,要把这个宅院给一鼓作气地攻下。
可是,当兵丁因为进展顺利忘乎所以的一冲锋时,从宅院中射出了一排箭,都是步兵用的长弓,威力和短小的骑弓不可同日而语,又是事出突然,一下子把前面几个甲比较薄又要争功的关宁军辅兵给射在地上。也不知道蒙古人中的哪一个神箭手,瞄准了祖大寿的心口就射了一箭。
祖大寿是不会把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智将,又是老打了仗的,当然是防着这一手,虽然这事非常忽然,而且步兵用的长弓,威力又是相当的大,不过祖大寿自然是站在弓箭的射程之外,所以,当这枝箭射过来的时候,那箭枝的飞翔已经有些飘了。
而且祖大寿身上穿着极好的一件锁子甲,锁子甲里面还有内甲,自然不在乎流矢之类,于是在大意之下,祖大寿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支箭。
但是祖大寿身边的护卫或者觉得这是一个刷祖大寿好感度的好机会,或者真是觉得见势不妙,大叫一声不好,几个人一下子扑到祖大寿的身上,把祖大寿结结实实压在地上。
那支箭是正中空气。可是祖大寿被自己身穿沉重铁甲,兼任盾牌的护卫一压,加上自己沉重的锁甲,玩了一把重口味高难度的叠罗汉,于是被压得浑身从骨头里疼痛,而且浑身上下本来威风凛凛的锁甲上都是泥土,显得仿佛一个战败的溃兵是特别的狼狈。
自以为是无害来强功劳,根本没有危险的祖大寿一下子火了,他一发狠暂停士兵攻打宅院,到外面去调两门小炮进来,不但轰开宅院的大门,甚至要把里面顽抗的蒙古人活活打死,死无全尸。
见到两门小火炮被推了进来,宅院里的蒙古人一下子乱了起来,作为善于骑射的纯骑兵本来是不怕这种威力惊天动地,却是移动困难的家伙的,但是现在大家没有马匹.就是活靶子,自然又是另一回事了。有一个蒙古头人大声叫道:“满洲的贵人,现在都这样了,皇太极大汗的援军一个影子都没,是打是降,您给兄弟们发句话呀!”
可突然又有个蒙古人叫道:“他妈的该点天灯的满洲狗鞑子,他早就已经跑了。让我们蒙古人在这里流血拼命。大家都降了,都降了吧!”
宅院里的蒙古人一听到监军的满洲人都溜了一下子乱了起来。抵抗力瞬间跌倒谷底,没有多大功夫,宅院墙上的蒙古人就摇起了白旗。向袁崇焕请示了以后,祖大寿开始安排兵丁接受蒙古人的投降。
看着聚集起来的那些俘虏,祖大寿心中油然升起一阵恨意。他眯起了眼睛。可是,他接着又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使劲把那种想法甩出脑外。
就在刚才的一刹那,祖大寿起了杀俘的念头。可是还好他的神智还有些清醒,知道那杀俘的后果实在严重。
当然后来守城成为食人魔的祖大寿不会认为杀俘会不详什么的,也不是害怕杀俘会被其他官员攻击和弹劾,这在明朝根本就不是一个事,而且被弄的心浮气躁的崇祯说不定还会心里欣赏自己.
祖大寿其实是从实际出发,觉得如果自己杀这些被俘蒙古人的话,那以后自己面对蒙古人的时候,蒙古人万一因为自己曾经杀过俘,就不再会投降,死战到底的话,自己兵丁的损失就要增大了,关宁军真要是面对抵抗到底的蒙古人,其实没有很大优势。
但是,完全不进行报复也会此时祖大寿的威望降低,关宁军士气下降。于是祖大寿决定有选择的杀,就命令道:“把以前住在这个宅院里的人都挑选出来。”
在祖大寿的命令之下,兵丁们很快就把以前住在这宅院里的人,从俘虏的人群中挑选出来,赶到了一边围成一团。
这些人有三十几个,基本上都是精锐,从身形上看出来都是蒙古人中精于骑射的勇士,不过敢砍人和不怕被砍是两个概念不是,所以……
这些人被赶出来以后,都知道大事不妙,有的瘫倒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