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3崇祯再看袁崇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03崇祯再看袁崇焕! (第3/3页)

个清楚.”崇祯摇了摇头,扶着额头说道.

    “关外道监军副使现在来不了,他不在京城!”韩爌越发窘迫了,声音也越来越小.

    “那就让他写奏折,和袁崇焕对质!”崇祯愤怒的喊道.

    “这个只怕不行!”孙承宗叹息道.

    “为什么!?”

    “当时的关外道监军副使就是袁崇焕本人.”

    “什么,简直荒唐!曹化淳拿奏折给我看!”

    曹化淳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奏折原始档案,递给崇祯:

    崇祯看了看,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奏折上面是袁崇焕的亲笔笔迹:“关外道监军副使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是真正壮夷”!

    “把袁崇焕在“宁锦大捷”的奏报拿来!”崇祯命令曹化淳,不过曹化淳麻利的递上来之后,崇祯却是越看越气,袁崇焕的奏折啰啰嗦嗦,其实说穿了就这么几点.

    1).袁崇焕奏称:皇太极采用人海战术,靠人命填下了大凌河、小凌河、杏山、塔山等关外十七座城池,但明军杀敌甚众!惜败,所以没有首级

    2).袁崇焕奏称:关宁军与后金军野战,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七十二次,无日不战且克。因后金兵以把尸体抢回为荣,所以没有一颗首级的斩获。

    3).袁崇焕奏称:关宁军携大败后金军之余勇,趁势进入锦州堡、宁远堡、大福堡坚守,并成功守住了这三座城堡!因为后金军喜欢把尸体拖回去焚烧,所以没有首级斩获

    4).袁崇焕奏称:锦州连续炮击后金军24天,每天被毙伤的后金军,就算不过万也有数千之众。战斗最激烈的一天,炮毙后金军四千人!重伤垂毙者逾万!

    “连战连捷,杀敌无数就是连一个首级也没有,以此报功称为大捷,袁崇焕果然是个人才!”崇祯苦笑道.

    “陛下,袁崇焕确实杀伤不少,只是战场为满洲控制,所以首级没有抢回来……”孙承宗觉得崇祯这些话实在过分,急忙解释道.

    “俱是真正壮夷?”崇祯现在就认这个!

    “怎么会?如果满洲人每次都让自己的族人冲杀在前,只怕早就死绝了!满洲人一贯是汉人包衣作为炮灰,蒙古流民后面骑马压阵,本族人都是作为决死一击的时候使用的!”孙承宗解释说.

    3、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

    类似的话只见于满老档,毛给皇太极的信,而与皇太极的通信,毛是上报了的,言明诱敌,后又诱得皇太极亲信,绑送朝庭。如毛是在诱敌信中说过这类话,并于上报中复述,这是非常正常的。倒是袁和建奴私下议和没有知会过朝廷。

    4、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

    袁崇焕封锁东江超过八个月,不但不给饷粮,连东江自个出钱买的粮都不叫运,东江能发出三斗多粮已经不错了,他封锁造成粮少,倒打一耙证人家贪污,这不是污告,什么是污告?倒是袁崇焕私吞了明朝给林丹汗的赏赐,不知道随后林丹汗被后金打败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5、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

    毛开市,是天启帝认可的,崇祯也没说什么,东江有几十万难民,却只发几万人的粮饷,不想办法行吗?

    而袁违命资敌,卖粮食给蒙古又算什么。《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记载了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在宁远的见闻,其中提到朵颜束不的部派出两千人的队伍来宁远买粮食,其中还有四百满人谍哨——“建洲哨在束不的部内计四百余人,不将弓矢”,这不是为后金买粮食还能干什么?这在当时的辽东已经是世人皆知了,陈仁锡提到当时的士绅“宁远武进士王振远、陈国威”等都知道此事,并且要求乘之“卒不及备,可夜掩而杀之”,可此时的袁大人不顾崇祯的斥责,明目张胆的在宁远卖粮食给后金,这是多么恶劣的汉奸行径。谈迁的《国榷》也有如下记载:“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开粜于前屯之南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积谷,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

    6、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

    家丁制度不但不是崇祯朝兴的,连天启年的都不是,主将养私兵,早就是成例了,而且毛死后核定兵员,袁还要求增加饷银。

    另外,袁杀毛杀了就杀了,没见东江官兵有什么异动。倒是在北京袁一下狱关宁军就跑了。看这关宁军的表现才更像私兵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