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6江户陆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76江户陆战 (第2/3页)

的推车,什么堆积着装满沙土的袋子,这东西对于古老铅弹的防护可不是一般的大----满清其实也是靠这手接近火枪兵的,真要是象电影中演的那样,用宝贵的马匹却换对方的铅弹,也只有蒙古人才换的起[而且还得是劣马冲锋在前才行……]

    没想到日本虽然太平多年,这武备还是没有落下啊,刘白羽收齐了轻视的心思,发出了命令:

    “没有命令,火枪手不要开枪,不要怕!我们的战车内部是加了钢板的,绝对坚固!”

    刘白羽的火枪手都是专门练过胆子的,没有明军那种见到敌人,也不管在不在射程内就发射,用火枪壮胆的恶习----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红党对抗西北军阀马家军的时代,近代的单发枪支如果对着骑兵乱放,也是吃了大亏.按照明军那种用火器的办法,别说是燧发枪,就是20世纪的单发枪能不能抗住骑兵冲锋都难说呢!事实上,抗战时期自动步枪不普及的中国战场上,骑兵依然让步兵相当吃力,终结骑兵的是自动火器,而十七世纪的火器离自动火器还差的很远呢!

    “不要拍,我们的车是加了钢板的,他们打不坏,没命令不要放枪!”基层军官们安抚着火枪兵.

    好在刘白羽的火枪兵演练过多次在战车内作战,早知道自家的战车坚固非常,除了几个实在紧张的走火开了几枪之外,大多数人都是极为冷静的等待命令.

    虽然推车上有着厚厚的沙土袋子,但是刘白羽的火枪看着和这个时代的燧发枪相差无几,实际上穿透力和精确度都是远远的超出,所以还是有着几个推车的倒霉鬼倒了下去,在地上哀嚎着----因为日本人见识了刘白羽国崩的可怕,于是把这推车做的相当巨大,自然推车的人也是矮小日本人中难得的壮汉,这些壮汉在地上打滚,哀嚎的样子还是相当壮观的.

    “武士道真的这么顶士气么?”不听他人劝告,躲在前线一辆大车里的刘白羽倒吸了一口冷气,在后面日本武士的督战下,根本不在乎地上哀嚎的同伴,匀速推荐到离刘白羽的车阵五十米远的地方,然后幕府直属的足轻就以波浪形的散兵线冲了过来!

    这招倒是减少火枪兵齐射杀伤的好办法,只是刘白羽的火枪兵面对这种波浪形的散兵线,依然没有开火!

    “训练有素啊!居然沉得住气!”德川家光点头赞叹道.

    这个时代火器的致命缺陷是火枪多次射击后便因枪管过热而无法使用,明军也好,日军也好在朝鲜战争中都出现过很多火枪往往支持不了长时间作战的事情,所以火枪发射一定时间就需要冷却,散热-----这种情况下,胡乱射出一颗弹丸可不是简单的浪费一点,而是等于相当时间内无法有效打击敌人了,这在激烈的战场上,基本就等于自杀差不多了.

    当然,道理谁都懂,但是战场上看到敌人手持武器冲过来,人的第一本能决定了火枪手非常容易射程外就开枪壮胆----这就需要大量的训练了,实际上西班牙大方阵外面的长枪兵也负担着让火枪手心里稳定的作用---象大明朝那样火枪兵放在第一排,直接面对对方骑兵冲击这种,不让火枪兵胡乱发射还真是十分艰难的任务..

    德川家光的火枪手也能做到类似的冷静,不过那是几十年训练的结果,刘白羽据说是东北孤身逃难到山东的,他显然没啥世袭的私兵,这些火枪手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前方带队的武士自然没工夫管这些,虽然刘白羽的火枪兵就是不开火让这些武士们实在觉得有问题,不过还是按照操典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只是靠近了刘白羽的战车阵接近三十米的时候,一声声火枪兵班长的打字响了起来,没有齐射的壮观弹雨,而是有节奏的轮流发射,反正这么近的距离,经过射击训练的不可能打不中,也不需要齐射为代价弥补精确度了……

    一个个日本足轻随着一声声枪响倒下了,几乎都倒在了二十米到三十米这个死亡线上,虽然第一批进攻全军覆没不出奇,可是全军覆的同时无法靠近对方的车阵,无法试探出对方车阵的虚实,那就是让人不可接受的了……

    “提前发动密集冲锋吧!”德川家光对着传令武士改变了命令!

    “大人,是不是太早了点!毕竟只伤亡了十几个小队……”柳生静云劝谏道.

    “不早了,不早点把对方防御车阵的底牌逼出来,那就根本是白白送死----另外请伊达老大人过来,我需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德川家光叹了口气,觉得自己毕竟没敢上战国时代,很多东西只怕是想当然罢了,所以要请战国时代仅存的老人伊达政宗来指点自己.

    本来德川家光是不想放过削弱伊达家这种强势大名机会的,奈何这次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