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乱七八糟的东林党! (第2/3页)
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八月,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慷慨赴市,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固原、宁夏、甘肃)。相比之下,懂潜规则,会倒戈的王巡抚日子好过许多。他和杨镐住在监狱里等待机会。而伺候明朝任命王在晋为辽东经略。
然而,崇祯即位后面对连连失败的遭遇,怒而开始将这些死缓犯陆续祭旗。王化贞也在此过程中被人们想起,于崇祯五年(1632)被斩首。
而刘白羽说的那些和魏忠贤势不两立的东林党呢?天启四年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被搞死了.
东林前期领袖毫无疑问是叶向高,没有叶向高就没有东林党。叶向高的政治斗争能力是一流的,其它东林的政治斗争能力就是基本为负数,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其实就是一群书呆子气十足到处得罪人的书生。而叶向高为了维持住这群呆书生不被自己的傻气全部搞死,更多时候在支持东林的对手,适当的支持浙党甚至阉党,保持微弱的政治平衡。
东林前期领袖叶向高这个人,不然把他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相提并论,说得好听些天启年间能够不崩盘,叶向高功居第一,调和能力超一流。说的难听些,就是首鼠两端.
他在对待魏忠贤问题上和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魏忠贤重修西山碧云寺,叶向高为之撰记,对魏忠贤大为称颂。魏忠贤杀王安,叶向高也上疏指斥王安,支持魏忠贤。
东林干将周宗建上疏弹劾魏忠贤,叶向高又压制周宗建,称赞魏忠贤“即满腹诗书者不能道,奈何以不识字自谦哉”,事情不了了之。以东林后来反扑的标准,叶向高肯定够上逆案名单,而且名在前列。
杨涟一事,叶向高也是试图将东林和阉党双方都压下,杨涟等人遂痛恨叶向高,有些东林甚至认为叶向高是阉党智囊。叶向高自己在奏疏中批露:“举朝哄然,即臣等亦被其指摘。甚者疑为忠贤画策,当以焦芳同传矣”。
叶向高这个人也是狡猾或者说是智慧的,根本就不会和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那样不顾形式的和魏忠贤纠缠不清,而且因为王化贞这件事,已经不得不离开权力中心了.
现在朝廷里的东林领袖,如果以官职来看,还就是后来因为袁崇焕杀毛文龙作为*出名的钱龙锡,钱龙锡也是一个疑似穿越者的存在,开始和魏忠贤的关系相当的要好,天启四年杨涟等一大批愤青东林被搞死了,钱龙锡却超升为礼部右侍郎。
天启五年开始钱龙锡又极为及时的和魏忠贤闹矛盾,先调到南京任吏部右侍郎,六年削职回家,躲过了天启七年对阉党的清洗。魏忠贤倒台后钱龙锡入京成了东林领袖。
总而言之,除了少数能抓眼球的杨涟等一批愤青东林之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