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3濒临破产的县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3濒临破产的县学 (第2/3页)

脚都裹成畸形罢了.

    “说一千道一万的,我如果要求能写手头字会算,九岁以下,对了,还要按照一定的长相来着,大概需要多少钱?”

    “十五两到二十两吧!如果要的多的话,还能便宜点.”

    刘白羽忽然想到,自己何不招一批能写会算的小女孩,五六年长大以后,送给自己出身底下的部下作为正室?刘白羽可不觉得自己水平会高于那个出身小混混的校长,那么自己该比他更强化一些才是,他搞军校,咱就搞军校,技术学校,儒家学校,他玩师生之谊,咱干脆把部下老婆也当成学生,搞双重将学生!

    反正这些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就是没有结婚,也是难得的高级劳动者,也不会吃亏的,刘白羽点了点头:

    “这个不贵,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性格要好,不互相嫉妒,旺夫,而且忠诚度要高……这个很难吧?”

    “怎么会?!这些善于财务的,本来就是用来给大户人家当妾的,出这种岔子,就是砸招牌了!”

    “那就好!”

    刘白羽和张天宏一起离开了杜光九家,这次收获极大,不但收获了白手套一只,还知道了本地的商业信息,地下情报网一个,人力资源来源一个,奢侈品销售网络一个……看来这仪式性的工作也能有收获么。

    不过,这收货也太大了吧!杜光九才三十六岁啊,就能做到这许多事情?难道说这杜光九是一个极为厉害的人才?属于三国志那种智力九十以上的隐藏武将?

    不过刘白羽回忆了一下,发现这杜光九除了实际事务做的多之外,还真没看出智力高到哪里去!那么……刘白羽终于摸到了明末汉民族崩溃的另一个原因了,原来如此!

    由于八股取士和科举制度结合造成了最聪明的一部分人脱离实务,而扎根实务,有海量实际工作经验的,基本都是杜光九这种道德败坏的家伙【没有巨大的利益,谁愿意去做大量实务?】.聪明人和做实事分离,造成了高级人才素质先天就不足。

    更重要的是满清打过来了,扎根实务的人多是道德败坏的家伙,让满清迅速控制中国,而善于清谈的,则是除了平时袖手谈心性,危难投水报君王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以前看到明末清初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满清不得人心,反抗满清的运动此起彼伏,同时满清政府居然还能照常运作,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现在经过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就是,明末清初扎根实务的多是道德败坏家伙的原因。

    满清获得统治权之后,一方面继续八股取士,让实务和聪明人分离,一方面大量的任用捐官,家奴,虽然只吹出了吃红薯的所谓盛世,却也半死不活的撑了下来,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