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望岁 第二十四章 转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卷 望岁 第二十四章 转变 (第2/3页)



    既然派了自己这个差使,陈慎自然不敢大意,低头盘算了一下,“大哥,李来亨那个师远在广西,什么时候能到位呢?”

    明磊将手一摆,“这事不要问我,队伍调动去找总参,后勤给养去找总后,你回来到现在真是太久没有打仗了,不过很快你就能熟悉了。”

    等陈慎在南昌集结完队伍,已经是这年的八月十三rì了。三个整编师又两个旅,加上留守南昌沈一恒部,足足十万兵马,大军开拔,满山遍野,遮天蔽rì,陈慎立在高大的船头观看,比起当年的窘迫,真是感慨良多啊!

    敌我双方,兵力差距大太,明军压根就没想过掩饰自己的实力与行迹,所以,早早接到消息的平南王尚可喜,告急的文书一式三份,江南总督府衙、陈泰与běi jīng兵部都收到了。

    应该说,自打尚可喜进驻九江府那天起,他就一直提心吊胆,天知道粤军什么时候就摸过来,要了自己的卿命。自己这次前来,和以往不同,全军的家眷也都跟了来,既然没有了退路,为了活命也要打大起十二分jīng神来啊!

    不但尚可喜、耿继茂是这样,他们手下的这两万北方籍兵士也是这个念头,于是,没有别的,深挖壕沟,高筑城墙,这等卖力气的事干起来分外的仔细,糊弄谁也不能糊弄自己不是。

    尚可喜守城还是有些章法的,他不但广积粮草、弹药,还在城外用原木搭建了七座营垒作为支撑,这样,明军就算来袭,也不得不分兵对付,而自己的主力可以任意隐蔽于一处,趁乱出击,看他们怎么防范。

    这还不算,为了加固防守,尚可喜花重金修缮湖口城池,并在小池口建筑新城,如此以来,九江城便可得到水路配合,炮台之间更是连接紧密,这样的防守终于可以称得上固若金汤了。

    八月十五rì正午,从九江城城墙护角的望楼方向传来悠长的号角声,不用问,明军真的杀过来了。尚可喜黑着脸,带着左翼总兵官许尔显、副将陈绍宗等一干将佐急匆匆地爬上了西侧的城墙。

    几乎就在他们登上城楼的同时,空气里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好象寂静时每个人听到的自己的心跳,咚咚咚,咚咚咚,连他们脚下的木地板都在跟着这声音而颤栗。 厚重古朴的战鼓声仿佛天边的沉雷,轰隆隆地掠过天际,开始在九江城每一位将士的头顶轰鸣。数不清的明军步兵跟着鼓点,踩踏着节奏前进,整齐划一的步伐让人们误以为沉稳、凝重的战鼓声就是他们的脚步声。一个个密集而整齐的方阵就象风雨前聚拢的乌云,缓慢然而却是坚定地迎面扑了过来。随着敌人的接近,如云的各sè旗帜也开始出现在清军将士的视野中,密集的各式武器闪动着让人心惊肉跳的寒光。

    其实他们不知道,杀过来的明军少了一个师又一个旅接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根据情报,尚可喜的绿营兵马总计超过三万五千,耿仲明的长子耿继茂统率其父旧部二千五百人马驻守小池口,尚可喜的右翼总兵官班志富领兵五千驻守湖口,其余各部悉数龟缩在九江城内。

    虽说陈泰离这里还有一大段距离,但陈慎还是想尽早结束这场没什么悬念的攻防大战。于是一上来,陈慎就分兵三路,独一旅埋伏在通往湖口的官道上,阻截湖口方向的援军,第五师整整两万大军要以狮子搏兔的雷霆之势,一举攻克小池口,然后再攻占湖口,彻底截断九江与外界的水陆交通。

    眼瞅着这些明军并不歇息,在环城的三面大摇大摆地开始挖掘长壕,摆出一副要长期围困九江的架势。紧接着,炮声隆隆,明军的火炮瞄准清军城外的那七座营寨,开始炮击了。好家伙,上百门的重炮毫不吝惜炮弹,就如同泼水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