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探究 (第2/3页)
,再去骑马行猎,肺部漏气就更快了。而且肺内部的伤口也会扩大,就会有出血。据得到的他们清廷密录报告,多尔衮坠马后确实有咯血的现象,这就更加应证了微臣的推断。但咯血不是致命原因,咯血说明他肺部的破洞更大了,肺漏气就更快,漏出来的气积在胸腔内,越积越多,导至肺的扩张空间越来越小,以至无法呼吸,这才是致命的原因。”
此时,大殿内鸦雀无声,半晌,朱由榔才喃喃道:“真没想到,多尔衮竟是活活憋死的!真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此时,端坐在永历帝之下的孙可望,心中也是惊诧莫名。说起来,孙可望确是天姿非凡。他作战非常勇敢,“战辄先登”,每次战斗都身冒矢石,亲临前线指挥。除此之外,他的领导才能也十分突出,颇能吃苦耐劳,“夜尝不寐,裹甲微行,携刀巡视。”
明磊所得到从大西军内部传来的密报也说:“孙可望智识宏深,决断过人,更甚李定国、刘文秀远矣!且与士卒同甘苦,zì yóu谈话,表现坦白,温情大量,慷慨态度,且尝与属下饮食,深得士心。”
但是,无庸讳言,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们大都在无“余粟、余力、余智”的条件下长大,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发展智力。因此,大部分农民领袖都习惯于浅层思维,缺乏系统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善于破坏,不善于建设。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千年间千百次农民起义里,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人最终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走上了皇位。
此时,孙可望看着周明磊,不禁想起了先皇(指张献忠)取中的状元张大受。孙可望原先一直搞不明白,此人仪表堂堂,先皇一见也是大悦,赏赐非常,又是美女、又是甲第、又是家丁,甚至赐宴,欢聚一rì。身边的所有人在旁边交口称赞先皇取中了人才,将来必然会“辅佐圣明,此国运昌明,万年丕休之象。”
可到了第二天,张大受入朝谢恩,张献忠听了,忽然皱眉到:“这驴养的,老子爱得他紧,但一见他,心上就爱得过不的。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与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老子。”
孙可望还清楚地记得,是冯双礼领命,到宫门口一刀结果了张大受的。
骨子里,孙可望其实与张献忠一脉相承,对这些士族官吏的态度一直十分矛盾:在他们面前,他一直克服不了自卑心理。弄得即想利用,又十分防范。
在刀枪面前,孙可望等人从来没有眨过眼睛,可却永远弄不明白这些所谓贤达脑袋里的那些深奥东西。
以往,在孙可望看来,周明磊不过是和自己一路的草莽英雄。可闻名不如见面啊!在孙可望等人的脑子里,还深深刻着暴力就是一切的旧迹,即便要收服李定国,孙可望还是要先棒打一顿,再搂着人家痛哭一场。而周明磊此人,竟然一心正谋划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可望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没听白文选的,安排下人手伏击周明磊了。
于是,在朝廷一片沉寂中,久未发言的孙可望,用浓重的陕西腔,意味深长地开口了:“惠国公谋图北朝久矣!不知对目下的北廷局势有何真知灼见?”
“秦王言重了。论才实、见地,朝中本爵也就是中人之资。不过忠君之事,不可不察,无非比各位大人多用了些心思,一些想法,权当抛砖引玉!
其实,清廷的真正实力在马背上,也就是八旗,而八旗中原本是历来由皇帝自将的两黄旗实力最强,不过如今经过多尔衮这么多年的排挤,实力已经落到了两白旗的下面。
被多尔衮兄弟三人控制的两白旗与镶红旗,别看实力强劲,也决非无懈可击。他们屡屡做为主力,虽然军功赫赫,但这些战功全是靠旗下jī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