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三章 相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三章 相持 (第3/3页)

历帝朝夕相处。

    所以,孙可望才会选择安隆。这样,一是可以将永历帝和李定国他们远远地隔开,你们不是吵着要面圣吗?老子不拦着,但贵阳是尔等的必经之地,有老子隔在昆明和安隆之间,看你们还有胆子耍什么花活?

    二来,孙可望知道朱由榔必会将兵马带来,那好吧!城池就能容纳四五千军队驻扎,你就是有几万人马,大部分还要仍在城外,一旦有事,自己从贵阳出兵,对付野外的几万军队,还是有把握的,不要说昆明、桂林,就是沅州的兵马,还没飞到,估计自己已经占领安隆了。

    可万万没有想到,永历帝才到安隆,就突然提出此地狭小,要移驾沅州。这下,孙可望慌了,要强行扣下永历帝,他还真没有这个胆子,可又怎能让到手的鸭子飞走呢?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明磊姗姗来迟的回信终于到了。没办法,权衡再三,孙可望点头答应了。

    于是,惠国公周明磊给朱由榔上了一道奏折,只是一句,一旦孔有德出兵苏家堡,就能偷袭沅州,当即让圣上改变了主意。而此时,孙可望也上了奏折,主动将原本用来修建贵阳秦王府的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木料献给朝廷,用来扩建安隆千户所。

    此时,李定国、刘文秀的请安折子也上来了,均表示愿意出人出力帮助朝廷修建都城,而刚刚被加封为兴国侯的冯双礼更是积极,索xìng留了下来,指挥士卒开始了对安隆的扩建。

    于是,手腕渐趋老到的朱由榔不失时机地颁布明诏,正式提升安隆千户所为安龙府了。

    这一年接下来的rì子里,孙可望、朱由榔忙着给自己建窝,明磊一边忙着舔大战过后的伤口,一边忙着鼓励各sè人等向清廷控制区贩卖私盐,一时间沿海各地的海盐晾晒厂如雨后chūn笋般地冒了出来,其后,终于如愿以偿的将第一批吃螃蟹的私盐贩子组织起来,创建了盐帮。

    而清廷也没有折腾的实力了,双方就这样渐渐安静了下来。随之而来,多尔衮的政策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军事上,清廷开始试着与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进行和谈。这年十月,更是派出刘清泰做为特使,带着郑芝龙的亲笔信,“遣人往谕成功等知悉”,劝之接受清廷议和的建议。

    郑成功将计就计,没成想刘清泰真的请旨将偷袭郑氏“金穴”厦门的福建巡抚张学圣、道员黄澍、总兵马得功、巡按王应元等撤职查办了。清廷甚至还连发两谕招抚郑氏,不断放宽谈判条件。

    政治上,多尔衮少见的也开始玩起了怀柔,颁诏“赦除前罪”。规定“自顺治七年五月二十五rì以前凡又啸聚山林劫掠道路曾为土贼者,无论人数多寡,罪犯大小,但能真心改悔,自首投诚,悉准照曹四达子事例尽赦前罪。”

    纵观这次的“尽赦前罪”政策,清廷少有的连颁三诏,强调悔罪投诚者,从前罪犯可以宽宥、赦免,无疑也是为了争取人心而特别采取的政治让步策略。

    此外,清廷还打出提倡礼义忠恕的幌子,出人意料地表彰起李自成攻陷běi jīng时殉君死难及顺治元、二年间抗清死难的志士来。

    多尔衮这手玩的也够绝的,就是照着这帮汉人一旦rì子好过了,就要闹内讧的特xìng出牌。如此一来,既可表明朝廷为正朔所系的内涵;又可从多方面分化抗清阵线。

    经济上,清廷也改弦更张,主动给予那些抗清活动激烈的地区实惠,颁诏免除钱粮。分别免除湖南“寇荒”六、七两年拖欠钱粮及福建拖欠的钱粮。这招是在学明磊,反正收不上来,索xìng承认事实,干脆借此收买人心算了。

    这种全面收缩的态势,无疑是清廷统治遇到严重障碍的表现――清朝与南明的对抗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