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相惜 (第2/3页)
也休想再与我朝为敌了!”
事情竟真的完全合了陈泰的心意,等朱以海的大军赶到温州海域的三盘岛的时候,岛上已经人迹罕至,房舍还在其次,没有人烟,如何筹粮啊!于是,所剩的三万大军只得南下厦门,来投郑成功了。
此时的郑成功,刚刚收拾了郑彩兄弟,实力大增,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闻听朱以海来投,一时倒也拿不定主意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高皇帝之孙,又监国多年,我们接纳他,声名大涨,还可以此要挟朝廷,怎么看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国公爷对此还有疑虑么?”
“君宣(郑成功中军都督,总兵官黄梧的字),这点浅显得道理还用说吗?只是,朱以海监国rì久,我当以何身份与之相见呢?”
黄梧得意地笑了,“这有何难?国公爷忘了,您可是隆武皇爷亲封的宗人府宗正啊!”
郑成功点点头,但还是有些迟疑,“可如此一来,不是摆明了只将朱以海当作我朝宗藩,那些一心视其为恢复天朝希望的一干大臣,岂能答应?”
黄梧连连摇头,“不然!国公爷既然要图谋平冈水师,还是一上来就表明态度的为好。一旦持了君臣大礼,这名份可就算已定,九牛曳不归啊!否则,人家会讥笑咱们言行不一,枉做小人,白白坏了名声,说不定反而激起将士反弹。”
贪图张名振的平冈军,害怕一言不和,白白便宜了周明磊的这点心思一旦被人说破,郑成功很是有些不痛快,虽说采纳了黄梧的谏言,但其后,他只是与幕僚冯澄世、潘庚钟等商议,再也不咨询黄梧了。
一开始,不要说朱以海,群臣就不能答应。他郑成功想干什么?宗正之名,真是笑死人了!但,没有粮饷,加之丢了舟山,士气空前的低弥,竟出现了成队成队的逃兵。
此时,朱以海很明白,自己不表态,叫人家做臣子的如何开口,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战,算是朱以海力排众议,总算答应了郑成功的条件。
等朱以海一到厦门,就被郑成功脚不沾地地送到金门岛荣养,反倒把张名振等一干人马留在了厦门修整。
郑成功初见张名振,很是嚣张,也不让座,大大咧咧地说道:“汝为定西侯,数年间所作何事?”
张名振楞着脖子,不客气地说道:“中兴大业!”
郑成功从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安在?”
“安在!济则征以实绩,不济则在方寸之间耳!”
“方寸之间?方寸何据?”
“在背上!”说着话,张名振也不解衣,双手一较劲,呲的一声就将上衣扯成两半,露出厚实的前胸。
张名振一转身,“赤心报国”四个大字,每个字长足有一寸,深入肌肤,由于时间久了,鲜红sè早就褪为暗红sè,饶是如此,落在世人眼里,还是一般的振聋发聩。
郑成功愕然良久,满脸羞愧地起身离座,一揖到地,悔谢曰:“久仰老将军声望,复不敢相欺也!”
从此,张名振在郑氏军中声望鹊起,郑成功每每相见,都是待若上宾。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成功虽然越发敬重张名振,但他真真亲厚的却是张煌言。说起来,两个人很是投脾气。当初,郑成功军容甚盛,每每有心吞并他们。张煌言总是以平冈军为鲁王禁卫,不容他人染指。后来,两人相见,张煌言深知千穿万穿,马匹不穿的道理,一上来就狠狠地夸奖起郑成功,“招讨始终为唐,真纯臣也!”
一句话,正搔到郑成功的痒处,唬得他也回敬道:“侍郎始终为鲁,岂与我异趣哉?”
张煌言笑了,他那句话,暗含之意甚多,没想到郑成功竟只理解了字面,不过,能知道他们所奉不同,从此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