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太后 (第3/3页)
顺利跑路。
有了这些以往,朱由榔哪里还敢发脾气,叫了一声母后,满脸通红,神情很是忸怩。
毕竟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儿,再说下去难免伤了和气,王太后摆摆手,“哀家别无它意,只是想提醒陛下,在武冈时,那么危急的rì子不是也挺过来了?现在,可比那时候强多了。时局稳定不说,陛下身边武有焦涟、马吉翔;文有瞿式耜、严起恒,这些都是忠贞贤良之臣,陛下的心思可以放心托付。哀家想不明白,陛下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如今,托祖宗眷顾,陛下的江山越来越稳固了,御下的子民也越聚越多。陛下可千万要记住,您的一言一行,数以百万计的子民都在盯着看呐,他们最不愿看到的,不是你开不开心,受没受委屈;也不是你任用的臣子不贤;而是你惊惶失措,一筹莫展。陛下都没了主意,你让这天下的百姓如何信服朝廷啊?
至于那个周明磊,你没见一个五品的中书舍人就能将他手下排头位的大将顶回去?至少还说明他有所顾忌,现在陛下开始布局,为时尚不算太晚!”
“可周明磊羽翼已成,儿臣怕没有这等实力了。”
抬眼看到朱由榔双眸里满是哀怨,王太后叹了口气,“国事艰难,实在有些难为皇上了。
其实,皇上也不要自责,形成如今这个局面,也不是陛下的责任。太祖开国以来,咱们朝廷历来就以文官制御武将,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让军队保持过dú lì,而是要严格的依附于各部。而且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对于朝廷,这些功绩也未必抵得上一篇jīng彩的制策文章。
所以,开国近三百年,就没有发生过武将作乱的事情。但有一利,也必有一弊。大军软弱无能,终于有了灭朝之灾!
如今天下大乱,不要说中兴我朝,就是为了咱们母子活命,皇上真真需要依靠的也是象惠国公(周明磊)这样的武将和他们所统领的常胜之师,而不是那群天天围着皇儿,却只会写锦绣文章的文臣们!”
“依靠周明磊,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皇帝,这口气如何能够咽下?”
“皇上!哀家没有念过多少圣贤文章,但总算知道,这天下的大道理都可以用常情来度量。即便是最为严格的教条,也会有因情理而发生的例外。譬如说男女授受不亲,一个人即便是对自己的嫂嫂也应当慎独守礼;但是当嫂嫂掉进水里,那就不能讲求这些礼义了,即便是跳进水里将她拽上来,也不为过!
这种原则和例外,亦即圣人所说经和权。
如今要陛下依靠惠国公之流,也只当权宜之计罢了。皇上要有君王的胸怀,暂且姑息他们一时,等到天下平定之后,杯酒释兵权也好,斩草除根也罢,那都是将来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可周明磊势力已然蔓延到根本不惧怕朝廷的程度,而且朝廷也当真没有制服他的实力了,这又当如何啊?”
“这为君之道,时至今rì,皇上怎么会没有领悟啊!我们天家,什么时候能只倚重一个人了?不要说他是来历蹊跷的周明磊,就是你的岳丈、手足又如何,历代先专权、后夺位的比比皆是!
我的皇儿啊,不要害怕臣子们不睦,一旦他们抱成一团,你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才是可怕呢!越是他们不睦,他们才越需要皇上的支持,他们就会拼命地表忠心,将对头的那些丑事都抖露出来,皇上才好驾驭!
如今的惠国公也是一样,若只此一个,就是高祖爷在世,也难以驾驭啊!唯有多弄出几个来。
放心,这些武人杀伐与夺惯了,都不是甘居人下的,根本不用皇上费心,他们之间必会相互倾辄。到时,他们自己就会来求着朝廷居中裁断,这才是制衡这些权臣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