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问责 (第2/3页)
陛下,孰贤?”
啪的一声,瞿式耜腾的站了起来,一掌重重拍在书案上,断喝道:“周璞麟!你是不是失心疯了!敢说出这等无父无君的话来!”
明磊脸上却还是那么平和,“得了,稼轩兄,致于吗?你也体谅体谅我的苦处!放眼朝野,也就和你,还敢发发牢sāo,这话,你当我敢当着刘六等人说吗?这些丘八,早就对圣上颇有微辞,这要稍稍透个口风过去,他们指不定能干出什么混帐事来了!”
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而这最好的体现就是分享他的秘密。瞿式耜分享到了明磊的秘密,渐渐也就消了气,复又坐了下来。只是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了,瞿式耜暗叫着自己的名字,有些事虽说自己深有感触,但毕竟不能再说下去了。
“你个周璞麟啊!拐弯抹角说了半天,差点被你骗了,我是来问你为何执意要封孙可望秦王的,结果扯了这许久陈年旧事。快说正题,本大人没功夫听你瞎扯!”
明磊也笑了,“好啊!那这话可就长了,要从天下的形势说起!
稼轩兄,你知道我朝真正可用之兵,到底有多少吗?”
“带甲武士,十八万七千!”
“那孙可望他们大西军,又有多少人马?”
“应该不少于咱们吧?”
“那你说,我们要同时对付满清和大西军,可能吗?怕是,这边正和大西军打得难解难分,咱们的老巢就被鞑子给端了!
你以为我不知道忠贞营、大西军,皆国仇吗?可这仇要看怎么报!忠贞营如何,先帝英明,准降、封爵,二十几万人马到如今,所剩jīng锐不足三万了。前车可鉴,对付大西军,也唯有此法而已!”
“璞麟!我不是不准降,只是这一字王,实在封不得啊!就不能封个两字郡王吗?”
明磊笑了,用手一指,“你们啊,容积就是太小!我看的书不多,尚记得郑庄公纵容弟弟为害的旧事,怎么稼轩兄反倒忘记了?”
“愿闻其详?”
“稼轩试想,他孙可望前些时候还和我们兵戎相向呢,为何这么快就要以待父之礼侍君?还不是因他和李定国、刘文秀鼎足而三,唯有借助我朝的正统血脉,才好抬高身价,坐稳大西的国主之位?”
瞿式耜好像突然间醒悟道:“璞麟的意思,他孙可望就好比段叔(郑庄公的弟弟),我们这是要待其造逆,再明正其罪,以决后患?”
“只说对了一半,不是我们,是李定国、刘文秀!”
“此二人?”
“正是!
你想,孙可望知道借我朝之势,刘、李皆世之俊杰,审时度势,岂会不知效仿?到那时,合纵联合皆可出自朝廷,想要除谁,还不手到擒来了!”
瞿式耜捻着胡须,边听边不住的点头,“要论这心机深刻,璞麟真可谓杀人于无形啊!”
“老兄也晓得,这天下之事,有得必有失,压根就没有不劳而获的可能!要想成就此计,不但朝廷,圣上也须一同移驾贵阳!”
此话一经出口,明磊很是得意,没想到自己忽悠的本领又有进展,能说得如此的冠冕堂皇了。其实,真正的实情是,人家孙可望之所以能这么迅速的出兵湖南,便是因为明磊爽快地答应了人家的条件,这才请动大军。至于这条件嘛,不但要封王、监国,最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把永历帝也送过去!
“你说什么!” 瞿式耜再次从椅子上蹦了起来,用手指着明磊的鼻子,“此话如若当真,老夫今rì就血溅在此处!”
“稼轩兄,看你,急什么?我来问你,李赤心、高一功如何?”
“顽匪!”
“说本领!”
“也算是万人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