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章 基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章 基金 (第3/3页)

的千年体制及其道德体系。看来这千年未有之变局,真的有可能发生了!明磊明白,这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事情,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毕竟不是着急的事情,大可留着自己回到肇庆,躺在大木桶里细细思量!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更是让明磊瞠目结舌了。

    范雯霆遥控的这一大笔私募基金,很可能算是中国股份制新集体经济的源头。小丫头首先做的就是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这可就是绝非当时这个年代那些讲究大一统、产权不明晰的经济集体所不能相比的。

    其后。范雯霆竟将首战选定了韶州钢铁厂。闻报,明磊愕然。这范家虽有韶州钢铁厂二成的股份,但独占四成的大股东是明磊自己,而主持这一切的就是唐欣儿。“范雯霆与唐欣儿的协议是,投进五万两白银,能确保每年给韶钢带来过万的收益,就给他百分之五的股份。”看来,自己就算想帮她,都没有可能了。

    但出乎明磊的意料的是,范雯霆的首战,几乎是兵不血刃的结束了,而且连唐欣儿都对此事交口称赞。

    唐欣儿特意来信告诉明磊,“咱们韶州的钢铁厂变化很大。原先炼钢产生的废渣,每天都有近万斤,堆得像小山一样,厂里每天都要花三百至五百文钱一千斤的价钱请人运走;还有炼钢时产生的粉尘,经水一冲后就变成了污泥,堆得也是到处都是。

    现在,咱家小三儿的那个基金会准备投资建厂,将这些垃圾都变成宝贝了。她们要在韶钢边上建一个水泥厂,用这些废渣炼水泥,估计能使水泥的标号上升一号呢!

    而为了利用这些污泥,小三儿马上就要建一个污泥球团厂,年产球团五十万斤,这些球团和矿粉加在一起,又成了炼钢的原料。以前韶钢每千斤要花十两银子买回来,以后只要每千斤支付三两银子的加工费。这样,韶钢和污泥球团厂都合适。

    不瞒夫君说,我是很佩服小三儿的,这样算下来,咱们厂子每年能多盈利两、三万两?看来,只有按照协议卖给他百分之五的股份了!”

    而就在攸县正南的郴州府治下的黄岑山产煤。而且黄岑山这个地方,郴水就发源于此山。在明末这个时代,水路还是当世最重要的交通线,郴水直奔桂阳县与耒水汇合,沿耒水顺流而下就是湘江了。逆流而上通过灵渠还可以到达桂水,进入广西。有了如此便利的交通,黄岑山中的煤炭还愁运不出去吗?

    而范雯霆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用一句‘正所谓,肥水不外流,如果咱们不开采,不就白白便宜外人了?’打动了军方大佬们,于是,基金会再次出手,独资新建了黄岑煤矿。

    接连两件事情,范雯霆名气大振,唬得明磊再也坐不住了,连朝廷的昭命也丢在一边。象这等老虎流落民间那还了得,明磊急匆匆地通知范家和嗣音,自己赶回肇庆的头一件事,就是迎娶这位小姑nǎinǎi过门。

    而就在此时,远隔几千里的山西大同,按照历史,如期发生了针对满清的大起义。

    这次蔓延到甘肃、陕西、山东的大同起义的主角姜瓖,陕西延川县人,原是明朝挂镇朔将军印的大同总兵官,先降了大顺、后又降了清。

    当初,在他降清的时候,曾经来了趟běi jīng城。在山西,姜瓖就打听到大学士冯铨和宁完我等人结成一党,堪称汉官中北派的首领,是多尔衮的亲信人物。所以,人未到京,一份重礼早就巴巴地递进了冯铨在西城礼士胡同的府邸。

    姜瓖盘算的是旧皇历,显然算不准新朝的rì子。如今的冯铨,冯大学士,为了给新主子树立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清廉形象,竟忍痛将姜瓖的礼物转呈给了多尔衮,还把姜瓖的意图也向多尔衮坦白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