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死守 (第2/3页)
氛不对,小心翼翼地将明磊的命令递过去,就偷眼观察陈敬廷的一举一动。
陈敬廷拧着眉毛,反复看了三遍,没有说话,就递给了沈旒云。
沈旒云一看,大惊,“十五天!大帅是不是昏了头?那可是最jīng锐的四万女真人啊!估计敌军数量还会增加,这攸县城不比南昌,称得上弹丸小城,不要说十天,就是五天都未必守得住啊!”
“起复(沈旒云的字)!”陈敬廷大喝一声,“在黄埔的时候,你是怎么教育学员的?军令就是军令,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依令而行,方是我辈军人的本份!”
说着,又扭脸冷冷地看着许忠,“大帅的好意卑职心领了。你还是回去吧,大帅身边也需要人啊!何必陪着我们送死呢?
告诉大帅,卑职老了,没什么可留恋的,一定与攸县共存亡!只是这些娃儿们还年轻,希望能体恤一下,要是还有一丝希望,就让他们突围吧!”
“大人!您这是什么话!”许忠的情绪有些激动了,“瞅您这意思,好像我们非败不可了似的?不要忘了,您可是主将,主心骨都如此,弟兄们怎么还会有信心?
陈军门,您一向是咱们军中德高望重的老将了,也是小人最敬佩的大英雄。现在大敌当前,作为一军的主帅,您可是我们所有人的主心骨啊。我是粗人,但也常听大帅念叨‘夫战,勇气也!’要是您都认为我们必死无疑的话传出去,全师上下还有什么勇气可言,我看这仗都不用打了,大伙干脆各自逃命去算了。
临来的时候,小的也劝过大帅,‘您身边可就剩下十来个人了,太危险了。’
可大帅却拉着我的手说,‘我危不危险没什么?有一个人,也要送到攸县去出力,大家齐心合力,定可将攸县城变成清军的绞肉机!”
见陈敬廷不言语,旁边的这些年轻军官都有些脸红了,许忠更加来劲了,平时被明磊管的,可憋屈坏了,现如今总算有了展现的机会了,怎能白白放过?
“对攸县城外的战局,大帅可没这么悲观!他老人家当然知道这里艰险,否则也不会将我等派来。
鞑子怎么了?不是也一个身子扛着一个脑袋,那不也是肉做的?城池再小,总比野外胡乱设的营寨强?鞑子的马不是一样冲不进来?
除去用些马上功夫,他们还有啥?
不要说禁卫师的装备是全军最好的,光我带来的虎樽炮就有二百门,弹药足够支撑一个月的,粮草两三个月也吃不完;就凭这些,鞑子人多又有什么可怕的?
临行时,大帅反复叮嘱卑职,清军几乎一半是骑兵,我们逃跑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死守才会有生机甚至转机。
卑职不才,愿带所部去最险要的地段坚守,保证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后撤一步。不求立什么功劳,就是要做个样儿给鞑子看看,我们粤军个个都是好样的,千万不要将人看扁了!”
谁也不相信平时里不声不哈的许忠会这么牙坚齿利,心里都明镜似的,一准都是明磊要对他们说的话不过借许忠的嘴而已。
场面沉寂了许久,陈敬廷缓缓扫视了一下诸位将领,还是沈旒云抢着说道:“传令北面各部,迅速脱离与清军的接触,回撤至城中,南面那些准备退路的两个团也迅速返回。晓谕全师,固守待援,不做任何突围的打算了!”
而此时的茶陵江边,两军正在一个狭窄的平原(地形)上对峙,这个平原夹在茶陵江与司空山之间,东面就是司空山主峰的山麓,西面为一列丘陵山地。在江边官道的东侧,有一个dú lì的小山包,勉强算是这一带的制高点,粤军的两个团的步兵就扼守在这里,控制着这条通往攸县的山路。
领着两万满蒙汉混合大军的主将是巴牙喇甲喇章京白尔赫图,他当然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