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会面 (第2/3页)
重炮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邱辉做了马禄玎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接战之前,邱辉就决定采用夹击战术彻底击败荷兰海军,并把这个计划提出来由属下讨论。果然不出所料,一些偏向谨慎的舰长认为此一战法难以遂行。他们指出,假如以两艘军舰包夹一般敌舰,则此两艘军舰将会相互遮掩对方的火力。
但邱辉愿意承担此种风险,并告诉大家可以靠演练来克服这个问题。于是,在十几天的航行中,邱辉舰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主将打算做什么,并在可以到铜山岛好好乐一乐的许诺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对此战术的演练,甚至都包括从下锚的状态如何能边升帆边迅速移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抢占有利位置这个科目。
而旗舰上的邱辉、陈上川等人更是不断地与幕僚针对作战问题进行讨论及研拟相关计划。他们都深知实际的作战行动需要视状况而定:是进攻港口的战斗还是在海面上的遭遇战;荷兰军舰是处于锚泊状态还是机动状态,假如处于机动状态,是在上风位置或下风位置等,皆为其考虑的因素。
邱辉和陈上川等人这样做,其实只算是保持了粤军的好传统,紧守了粤军的金科玉律:“有些事情是要靠运气的,但我们能事先预见的状况,还是要悉数作好准备,不能稍有遗漏的!”
这才是决定两支强大海军胜负的关键因素,也就是战场上人的因素!
澎湖海战的胜利,奠定了大明海军称霸东南亚的基础,这不仅是明磊或者邱辉一两个人的胜利,也不是几十个将军的胜利。明磊和他手下将军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合理的利用了整个民族要重新找回对异族作战自信心的巨大力量而已!
十一月初二,胡有升、刘伯禄、先启玉的人马才走到吉安。其实也不能怪他们行动迟缓,俗话说:破家值万贯。这可不是行军打仗,这是搬家,不但是人,有些下级军官连家里养的小猪都带上了。
背负如此沉重包袱的队伍,任你有通天的办事,也还不是无可奈何?现在,一旦有人抱怨队伍行进速度太慢,刘伯禄就会暴跳如雷。知道他们被赶跑了,不要说抢,就是花钱雇,也没弄到上百只大船,这点哪够参将以上各家分的?没办法,那jīng细的黄花梨一品大柜,就只好搬上驴车了。
就这样,这支搬家大军每天行军不过二三十里,等赶到吉安,竟和明磊的大军不期而遇了。
做为江南七省的督师,地方上正二品一下官员明磊可以自行任免。于是,小德子就跟了改任江西巡抚的阎尔梅也赶了来,广东的那一大摊子,都交给了范文琪打理了。
至于军队,王得仁、刘一鹏领着三万jīng兵镇守九江,摆出一副随时威胁湖北和南直隶(也就是清朝的江南行省)的样子,吓得何洛会守在黄梅,再不敢轻易挪动了。
南昌城还是金声恒坐镇,至于赣州,明磊对朱益吾及其手下的两个旅的棚民还是不太放心,暂时交给了袁则民,此人根基尚浅,将来腾出手来也好摆布。
由于明磊在南昌兑现了诺言,所有棚民都兴高采烈地迁了来。得到土地的棚民就好比解放区土改后的贫农,对明磊感恩戴德,据说贡起明磊长生牌位的不在少数。
对此,明磊一笑而已,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虽说在现代,明磊没少看那些贯穿中国的农民可怜,谁给了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死心塌地的对谁尽忠这等观点的小说,但来到大明朝时rì已多,早就不再有这等单纯、浅薄的想法了。
明磊深知,改革之初讲究一股独大,其后就奔着相对控股来改了。对于这个乱世,道理同样适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