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夜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八章 夜泊 (第3/3页)

-帕尔博司令终于搞清楚了明军的真实情况,虽然嘴角上还挂着浅浅的笑,但毕竟空等了一个上午,也不见明军有什么动作,马禄玎心里暗自咒骂,也开始有些后悔没有早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了。

    刚过正午,风向变为西南,对于一支由帆船组成的舰队来说,气候条件非常重要,马禄玎意识到这个变化有利于自己舰队的机动,便急忙下令升帆起锚,乘着风向着南面的八罩岛直杀了过来。

    40艘战列舰、30艘巡洋舰组成的荷兰舰队对抗30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组成的大明水师的澎湖海战,这场放眼全世界也是数得着的大规模海战,终于拉开了帷幕。也就是下午一点三十分,粤军和荷兰双方的舰队在两岛中线位置的航线上相会了。

    从望远镜里第一次看到传说中的华人舰队,站在旗舰“艾尔弗雷德”号前舱里的马禄玎长出了口气,敌人的战舰虽说也是三层炮线的战列舰模样,但个头和自己率领的主力战列舰相比,还是小了些。

    从1633年,荷兰人便开始使用一种相当复杂的计算方法,即现在所谓的“造船商老计量法”:以l代表龙骨的长度,b代表最大船幅,方法是×b×0.5b÷94。敌人的旗舰“cháo州号”的龙骨长度不过大约120英尺,和让许多船长垂涎三尺的“艾尔弗雷德”相比,cháo州号不过一艘中等规模的战列舰。

    而且最最关键的是,粤军舰只甲板上的火炮太少了,只有十来门发shè链球弹用以击碎对方桅杆的曲shè炮。

    要知道,做为当时第一流的海军,荷兰舰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战理论。是他们发明了线xìng指挥序列作战,此种战术便于协调与合作。

    但随后的问题就是这些海军将领发现,舰艇舷侧shè击弧角受限于正横前、后各约25度,必须利用舰艇运动来协助火炮瞄准目标,而不采用费时而笨拙地移动火炮瞄准目标。于是,鲜有两艘接连成纵队的友舰对单一敌舰作战时,能同时且充分有效地进行shè击。

    既然不论你有多少艘舰艇,最多只有两艘可以攻击同一个目标,那么为了增加火力密度,长度不能改变,垂直面当然可以改变了!

    于是,欧洲几个海军强国竞相在舰艇垂直面上增加火炮数量,因此衍生出双层与三层炮舰,这也是海战中集中火力的最有效方法。海军的常识就是:三层炮舰一定能轻易击败双层炮舰,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马禄玎这次带领的舰队,为了多携带食品和淡水,每艘战列舰上的火炮数量都严格控制在七十门以下,而且为了便于管理,他给每一艘军舰都确立了自己的战列位置,并且把整支舰队分作了三个部分:前卫,中军和后卫,分别以白sè、红sè和蓝sè旗帜作为标识。

    原本还担心自己的战列舰图有其表,火炮数量严重不足,但看到粤军的三层战列舰,和自己上层甲板上密密麻麻布下的火炮相比,显得有些光秃秃的,“这些华人真蠢啊!明明是三层炮线却只当两层来用。”

    粤军的战列舰虽然排成一列但加载火炮数量相当于荷兰巡洋舰级别的粤军快船分队,却是分成3个纵列,从左翼包抄过来。也许是马禄玎高兴得太早,或者是对这些小舰不屑一顾,反正他跟本就没有在意,便放心大胆的下令进攻了!

    由于顺风的缘故,荷兰舰队向粤军逼近的很快,突然,相距还有二三海里,敌舰船首火光闪动,马禄玎眼看着打头的“加里尼尔号”猛地一哆嗦,甲板上橡木碎片一冲飞天,显然被击中了。

    被一两发炮弹击中,马禄玎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知道,全世界一流海军所配备的大炮大体只有两种,加农炮和曲shè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